“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初读时便被这句凄美哀婉的词句触动了心底最柔软的地方。那时高三,在沉重的课业压力下还是毅然去寻找和纳兰公子相关的信息,也因此爱上了这位永远面带微笑,眉宇间却总有一丝哀愁的男子。
你出身高贵,注定这一生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注定此生仕途一片光明。本以为皇亲贵胄的你会因出身而成为一个纨绔子弟,偏偏你却“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海鱼鸟之思。”《纳兰词话》中说你是“文武兼备的少年英才,帝王器重的随身近臣,前途无量的达官显贵”我猜这些闪闪发光的标签都不是你想要的,你应该也是想只做个普通的百姓就好了,这样就可以随性的“赌书消得泼茶香’了,就可以过着择一人终老,把酒言词的生活了吧。这该是多么逍遥自在的生活。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
你看惯了官场的黑暗陈腐,你本无心功名利禄却也身家显赫。你向往夫妻间虽平淡却也浪漫的爱情,也曾许诺“一生一代一双人”,然而上天好似嫉妒你的才华故意让你在爱情路上颠沛流离了许久。记不清看了多少遍你的爱情词,直到最后小心翼翼的不敢去触碰,因为每看一次都会心疼一次。
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温和多情的纳兰也有过一段“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青涩初恋。据女作家苏雪林考证,纳兰的初恋女子是他的姨表姐妹,然而至今并没有更多的史料佐证。姑且不管那女子何许人也,我看到的是明明深爱的人却被迫分离,忍受相思之苦。“待将低唤,真为凝情恐人见。”两人相见时有千言万语想说,可当这声低唤到嘴边的时候,却怕被别人察觉出凝结在其中的深情。这欲说还休的无奈是何等的悲哀!纳兰青涩美好的初恋被一堵宫墙阻断了前行的路,最终以分离结束。
一生一代一双人
那一年,你二十岁,奉父命迎娶了两广总督、尚书卢兴祖的女儿卢氏。“生而婉娈,性本端庄。”虽是奉命成婚,纳兰与卢氏却也真真实实轰轰烈烈的相爱了一场。婚后二人相敬如宾,生活不可不说是美满幸福的,在此期间,纳兰安稳的婚姻生活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整体词风也是洋溢着温馨的气息。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有才的人总是命途多舛。纳兰只过了三年安稳的生活,三年后,妻子卢氏因难产去世,于是纳兰又成了一个人。一个人写词一个人看,一个人满腹愁思却无人理解的孤独。“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无人知。”妻子离世后,纳兰多次坐窗边听着耳边淅淅沥沥的雨声,点点滴滴似乎都敲打在了纳兰破碎的心上。回想起以前和妻子隔窗听雨低声讲着情话的场景,灯花长了也不想去剪,任它自己零星坠落。三年的鸾凤和鸣,转眼就成了阴阳相隔,只剩纳兰一个人深夜听雨,心中的苦任谁也是不能理解的吧。曾许诺“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曾一起“赌书消得泼茶香”,如今却只能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秋风萧瑟。凉沁入骨,纳兰独自立在窗前黯然神伤。伤春悲秋,似乎是自古以来中国文人的传统,秋风落叶,总能勾起纳兰那颗敏感的心。纳兰公子与妻子伉俪情深,却不得不忍受天人相隔的孤苦。身为局外人,我看到的纳兰似乎多是不快乐的,他身不由己,郁郁寡欢,令人心疼不已。自从妻子离世后,悼亡词占据了纳兰词的绝大一部分。或许是我内心排斥去读纳兰的痛苦,对悼亡词总是有意无意的躲避。却也会在深夜浅吟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然后默默落泪,心疼这个面带微笑眉宇间却带着哀愁的男子。
枇杷花底较书人
关于纳兰和沈婉的凄美故事有两个版本,仅以我个人观点表达。而立之年的纳兰,经好友顾贞观介绍结识了一位富有诗词才华的名妓沈婉。也许是一个人孤独久了想找个可以说心里话的人,也许真的是两情相悦,纳兰不顾家族的阻挠执意纳沈婉为妾,常年居住在江南的沈婉千里迢迢来到北国,只为和纳兰相聚。然而我觉得这位女子过的并不开心,此时的纳兰是有家室的,她既不能时时和纳兰在一起,也不能名正言顺的进入纳兰府。
这个江南的美丽女子每天做的最多的事就是遥望着纳兰府,翘首期盼下朝归来的纳兰能来和她说说话。可惜,半年后纳兰突然离世,留下沈婉孤身一人,于是她含泪返回江南。纳兰的情路也就此结束了,留给世人一片嗟叹。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所有的纳兰词中最喜欢这几句,浓浓的愁思,诉不尽的悲伤悔恨,公子,你可知这样的你最让人心疼?纳兰的生命虽终结了,但他的故事将一直流传,我愿用拙劣的文字诉说纳兰,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浓烈的感情,你是我生命中重要的存在——纳兰容若。
2015级国学班郭伟伟
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