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带果儿复查腿纹的时候,医生突然告知,“宝贝有鹅口疮啊,需要上药治疗啊。”
鹅口疮?当时吓的我一身冷汗,以前也没听说过这种疾病,大宝恬恬也没得过啊!
“怪不得这两天果儿奶量明显减少,吃奶也总是哭哭吃吃,尤其用奶瓶吃奶时哭的更厉害。”
一团疑惑终于解开了。于是医生给开了一包"制霉菌素片",让回家研成粉末状给宝宝涂在嘴里,每天三次。
回家后严格按照医嘱上药,刚上了两天发现白色粘膜基本消失,于是停药,但不久白色粘膜复现,继续上药,就这样反反复复。
即使到昨天复查时,医生也没有告知全部好彻底,只说轻微症状,可以停药,但仍需监控。
nnd,这是什么毛病。怎么还成狗皮膏药了,想甩都甩不掉。至此,二宝果儿和鹅口疮斗争了整整15天,终于宣告结束。
抽时间写出小文,用以提醒各位小宝宝的妈妈们,千万别让自己的宝贝像我家果儿一样。
(一)什么是鹅口疮
鹅口疮是由真菌传染,在口腔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当婴儿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时可以发作。2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多见。
(二)怎么区分奶块还是鹅口疮
由于小婴儿每天吃奶,口腔粘膜上会残留一部分奶块,像白色的粘膜一样。但这种奶块是无害的。且容易用棉棒或纱布擦掉。
鹅口疮时口腔粘膜也是乳白色,形似奶块,无痛。
但不容易擦掉,且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也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粘膜上。
(三)鹅口疮产生原因。
新生儿主要由产道感染。
婴幼儿主要是卫生原因。
(四)鹅口疮预防
对于新生宝宝,产妇有阴道霉菌病的要积极治疗,切断传染途径。
哺乳期的妈妈在喂奶前要温水清洗乳晕乳头,而且应经常洗澡,换内衣,剪指甲,每次抱孩子时要先洗手。
宝宝进食的奶瓶水瓶和餐具要清洗干净后再蒸或再煮10~15分钟。
宝宝爱吸允自己的小手,一定要保证宝宝小手的卫生。
宝宝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晒,宝宝的洗漱用具尽量和家长的分开,并定期消毒。
宝宝的衣物尤其围嘴手绢毛巾等,要单独清洗。
(五)鹅口疮早发现
轻微的症状如果抚养者观察不细很难察觉。但有时宝宝吃奶时会有疼痛感,主要表现为奶量比平时明显减少,吃奶时表情痛哭,边哭边吃。
严重时宝宝会拒绝吃奶喝水,烦躁不安,哭闹等。
(六)治疗和护理
医院一般会开制霉菌素,研碎成粉末涂抹。但很不容易附着在疮面。个人觉得与"伊可新"调匀后再涂抹,效果很好。
但容易反复,所以感觉好了以后需要再上几天!
我亲自尝了一下,药不苦,但个人觉得似乎刺激宝宝的胃,每次果儿上完药都会吐很多奶,所以建议在吃下一餐前四十分钟或一小时上药。
使用几天后一定要及时回医院复查,如果医生认为没有必要再涂药了,就赶紧停药,毕竟是药三分毒,用时间长了,对宝宝总归是不好。
还有一种儿研所开的药,妹妹家的宝贝鹅口疮是就用的这个,叫开侯剑喷雾剂(儿童型),每四小时喷一次,味道也还可以。优点是可以喷到患处,但似乎药效没有制霉菌素快。
如果更严重的话估计得吃一些抗真菌的药吧。
(七)早发现,早治疗
虽然单纯的轻微的鹅口疮问题不大,但是如果不能即时发现和治疗,受损的粘膜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
更为严重者病变可蔓延至食道,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或肺念珠菌病。
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可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所以妈妈们一定要仔细关注宝宝口腔内的白色粘膜,不要忽视这重要的细节,否则宝宝会深受其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