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老师用了“学习英语”作为一个例子,说明英语的习得并不是因为智力的高低决定的,但为什么英语的习得却难倒了那么多人,而且这个比例还不小。
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少人想习得这样或那样的技能,例如分析能力、理财、编程、PS、拍摄、EXCEL技能、演讲甚至化妆等等,但一直走在学习的道路上,始终都未能习得。为什么会这样的呢?我们换一种思维来看待我们想习得的某项技能,例如英语和跑步这两项技能,当它们不存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现在的生活会因此受到较大的影响吗?不用较大影响了,哪怕“一般”影响会有吗?
结果非常现实——没有影响!
当它们无法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时,意味着这项或几项技能是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不是吗?
因此,也得出了为什么我们想学会一项技能,但又长时间都无法习得的原因——它们并不是我们的“刚需”——刚性需求。假设我们的这一项需求越刚性,我们学习得越好越快,我们最终也就学会了。假设我们在一家外企工作,英语的使用到处都是,假设你不懂那么一点点都会让工作无法适从,连完成都可能无法完成,更谈不上把工作做好了!那么,我们相信,从无法适从那一刻开始——不用多久(可能让我们惊人的快)——英语的习得已经是非常刚性需求,所以为什么很多培训机构会强调“语言环境”的重要性,其实并不是语言环境非常重要,而是仅仅让我们的需求变得更加刚性而已。
对于那些跑步达人、健身达人、阅读达人来说,跑步、健身、阅读都是他们的刚需,假设让他们不做,他们会浑身不自在,大脑一直处在“饥饿状态”,可能带给他们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例如精神不振。
刚需的表现形式必然是习惯。我们思考一下,我们多天不能刷牙和洗澡等等,我们会浑身难受,如果一旦出现这样能满足我们习惯的机会,我们立马就冲上去,毫无怨言,不是吗?所以有不少写“习惯”的书(如《习惯的力量》)都会强调,不断地重复这样的行为,让大脑下意识地做了这样的事情,如果不做,会让自己非常难受。
优秀的人,他们会将优秀当作一种习惯。对于他们来说将事情做到极致、做到优秀是他们的刚需,如果无法做到,对自己来说是一种非常大的精神折磨(类似完“完美主义者”)。而一般人是无法理解优秀的人的想法,在一般人脑中“不就是将事情做成嘛,刚刚完成不就行了吗?用得着那么折腾自己吗?”人与人之间巨大的差距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拉开的。优秀是一种习惯。如果尝试过做到最好,最起码比周围的人都要好,如果一直处于最好的状态,如果环境一旦变化,发现自己不是最好的,他会努力打造自己的竞争力,成为新环境中最好的人。因此这种刚需是具有强大的自我驱动力,让自己能够适应变化,并持续让自己领跑。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对于不少人来说,遇到困难或遇到无法接受(看不惯)的事情,第一时间“找借口”,而“找借口”也成为了这些人的刚需。例如上面,“看不惯”别人的优秀,会这样那样的找借口——“完成事情不就好了吗?用得着做得那么好吗?做得那么好有什么用?结果不也跟我一样吗?”
不得不说的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借口”——“等到我XX的时候,我就......”,结果我们一直在等这个时间点的来临,更多是被动地接受这样的设定,而没有主动去争取让这个时间更加靠近,甚至改变整个事情格局,而不是“等到我XX时候”,而是从现在开始就着手去做。
之前我们谈论过“活在未来”,意味着我们要将未来的想法不断地灌输到自己的大脑中,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用实践不断去测试和判断我们的刚需的正确性,这样才能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就“活在未来”,而不是要等待某个时间。由于我们现在就开始去着手去做、去测试,从现在开始向正确刚需方向培养,这样我们能比其他人更多地积累这样的技能、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才能真实地打造自己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