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4:16)
“ 那坐在黑暗里的百姓看见了大光;坐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发现照着他们。”
这节经文,是先知以赛亚对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百姓,所做的属灵光景的素描以及发出的预言。700年后,耶稣出来传福音的这个时代,马太认为十分相似。其实,一直到今天,人的光景依然如此。
“那坐在黑暗里的百姓,看见了大光”,当人发觉自己在黑暗中的时候,首先会害怕惊慌,四处寻找出路,但时间一久,也就习惯了黑暗。坐在黑暗里的百姓,说明他们已经习惯了黑暗,不再挣扎了。
我们对于身处的世界,社会的黑暗,属灵的黑暗,是不是也有深深的无奈?慢慢的当自己习惯以后,也会放弃挣扎,随波逐流,坐在黑暗里。
环境的黑暗带来了属灵的黑暗,更可怕的是,生在黑暗世界的人,时间久了,他们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光明了,就如同奴隶所生的后代,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自由。
人怎么会主动的去追求一个自己都不知道的东西呢?除非,光明主动的临到他们。这也是耶稣降生的主要目的。神主动地将福音带到黑暗的世界里。
“看见了大光”,“大光”所指的就是耶稣基督,他所传讲的“天国福音”对生活在黑暗里的人,是光明的福音。人们只要有了光,就知道什么是黑暗了,有了自由就知道什么是奴隶了。
“坐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发现照着他们”,原文的意思是“坐在甚至是死荫之地的人,有光升起照耀他们”。可见“死荫之地”是比黑暗更黑的状态。先是黑暗,长久以后积累不散的黑暗就成了死荫。知道自己犯罪,心里不平安的人,是处在黑暗中的。那些不知自己犯罪,甚至以犯罪为快乐的人,就是在死荫之地了。
路加福音里的撒迦利亚颂,里面也有这样的话“神怜悯的心肠叫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我们,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把我们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
既或是这样如死荫一样黑暗的光景,基督的福音仍然为他们照耀,照亮他们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