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画是中国汉族特色较强的一种绘画形式,被誉为国画,是中国绘画的代表。水墨画借助文房四宝,便可营造出水乳交融、意境独特的艺术效果。
1960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根据方慧珍和盛璐德的童话故事,参考了齐白石笔下的鱼虾形象,摄制完成了我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短片《小蝌蚪找妈妈》,讲述了一群小蝌蚪找妈妈,总是认错人,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从而找到妈妈的故事。片中的小蝌蚪单纯又可爱,一句台词“妈妈,妈妈,好妈妈”,叫出了孩子般的天真无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小蝌蚪一不小心打扰了大鲶鱼的睡梦,就在鲶鱼准备教训小蝌蚪的时候,妈妈及时赶到,挺身而出,解救了小蝌蚪,展现了母爱的伟大。
1963年,特伟、钱家骏导演的《牧笛》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第二部童话题材水墨动画片,这部动画片将自然和艺术融为一体,讲述了牧童、水牛和大自然之间的故事,表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该片借鉴了著名画家李可染笔下的牧童和黄牛的形象,展现了美丽的江南风光,意境深远,给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1979年,《牧笛》获得丹麦第三节欧登赛国际童话电影节金质奖。
文化革命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决定继续尝试水墨动画的摄制。1982年,经过对各种困难的克服,中断了十七年的水墨动画片终于恢复摄制。在编剧桑弧和导演唐澄、鄔强的不懈努力下,《鹿铃》问世了。故事改编自白鹿书院的一个传说:老药农和孙女在山中采药救下一头受惊的小鹿,与之结下深厚情谊。片中的小鹿最后与失散的双亲相遇,戴上了小女孩送给它的铜铃,依依不舍地离开。《鹿铃》的色彩和人物设置都比以上两部动画片出色,其中清新、雅致的场景既引人入胜,又充分发挥了水墨画长于抒情的特点,将小女孩与小鹿之间的友情描绘得纯净而绵长。
水墨动画将国画精髓引入到动画制作中,成为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它用轻灵优雅的线条,营造出诗意的画面,使动画片的艺术格调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对后来许多动画、漫画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目前,粉丝突破三十三万的微博博主“一品芝麻狐”被认为是水墨动画的继承人。由王溥willfox创作,被韩寒、姚晨等微博置顶的《芝麻狐做妖记》,便将水墨画的笔法融入到当今的漫画连载之中,得到了广大粉丝的喜爱和追捧。改编自名著《西游记》,连载并有意愿做成动画片的《芝麻狐做妖记》,讲述一个小狐妖在妖怪之间求生存、谋发展的故事。作者王溥willfox喜欢画水墨人物画,经常在工作之余向前辈学习水墨画的创作,他曾说:“要多向前辈学习”。芝麻狐目前已被火山映画(北京)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签约,相信动画摄制的开始指日可待。
除了水墨画,我国的壁画也为当代动画创作提供了源泉,对中国特色动画片的形成和发展来说,可谓功不可没。
壁画,被称为墙壁上的艺术,是早在汉朝就存在的墙壁上的记载。中国古石窟、墓室或是寺院的墙壁,多有壁画。我国汉代砖画的人物形象写实,动态夸张,画物粗细转折,善用长线条画出流利感。敦煌壁画满壁风动,天衣飞扬,是中国气派和民族风格的体现。总体来说,壁画的线条秀劲流畅,展现了古代画家的丰功伟绩。1956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骄傲的将军》和1961-1964年摄制的《大闹天宫》的美术设计,就汲取了画像砖和敦煌壁画的造型艺术。
198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享誉国内外的经典动画片《九色鹿》,就取材于莫高窟257窟《鹿王本生》的佛经故事。该片用古代佛教绘画的风格,讲述了九色鹿助人为乐却反遭迫害,最后用神力化险为夷,让坏人受到惩罚的故事。故事中,九色鹿帮助遇险的驼队,驼队传扬其美名,可是歹毒的皇后却一心要用九色鹿皮做衣服,弄蛇人为了钱财,不念九色鹿的救命之恩,带着军队围捕九色鹿,最后掉入水中,一命呜呼。其中,九色鹿有着象征着善良和美丽的闪闪发光的皮毛和洁白如雪的鹿角;弄蛇人尖牙利嘴,弯腰驼背,一副猥琐模样;国王健壮有力;王后和宫女都衣带飘飘,S形的身材十分曼妙非常。这些形象的设计,都源于对敦煌壁画造型和风格的学习以及运用。片中的人物、色彩、背景都体现出一种异域风情,而弄蛇人丑恶的嘴脸与九色鹿安详的神态和神圣的威慑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印象深刻。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93年制作的动画短片《鹿女》,也是根据敦煌壁画中记载的佛经故事改编的。影片由严定宪、林文肖导演,曹丽华编剧。片中的鹿女由母鹿诞下,此女足迹,皆生莲华。一天,鹿女在去拜见师父的途中,不幸遭遇正在打猎的夏王,路过的炎王为救下母鹿和鹿女与夏王结怨。鹿女感恩,以身相许。成亲当日,夏王来截,炎夏再次结仇。婚后,鹿女诞下一朵莲花,炎王听信谗言,将莲花抛入水中,为夏王所得。莲蓬中蹦出十个孩子,夏王无子,甚为爱惜。后来,夏王领十太子攻打炎帮,鹿女出现,母子相认,二王争子,形势危急。鹿女大义,命十子回到夏国,报夏王养育之恩。炎王和夏王深受感动,从此两邦和睦相邻,永世和好。
这个动画故事,是在敦煌莫高窟壁画故事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将音乐、舞蹈、杂技、武术等元素结合在一起,给观众带来了别开生面的审美感受。通过对鹿女舍弃自身幸福,化干戈为玉帛,造福两国人民的感人故事,深情地讴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舍己为人的宝贵精神,传递了守正向善的正能量。
《九色鹿》和《鹿女》这两部典型的敦煌动画作品将敦煌元素以动画的形式展现给成千上万的观众,已成为敦煌文化影视产物的一部分,对后来许多动画的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2011年吉林动画学院的动画作品《飞天》,便是一部富含敦煌壁画风格的完全手绘动画艺术片,讲述飞天千年后醒来的故事:有一天,飞天从画中醒来,希望能跟同伴一起飞向天空,可是,不管怎么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被沮丧笼罩的飞天,回忆起曾经飞翔的日子,属于飞天的琵琶随着飞天内心的召唤而降,飞天抛却烦恼,弹起琵琶。琵琶声唤醒了同伴,昏暗的壁画有了光彩,飞天们共同奏乐、起舞,回到了极乐世界。该片以材料动画为艺术手段,以庞大恢弘的敦煌美学元素为艺术支撑,借助材料动画风格多样及艺术开放的特征,来表现敦煌艺术瑰丽的美学价值。《飞天》突破传统主流的常规动画模式,使用了别具一格的叙述方式,使得全篇节奏跌宕起伏,张弛有度,紧扣观众心弦,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
1949年后,国画艺术和壁画艺术得到恢复,并与不同的艺术形式结合,赢得新的继承与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相信我国动画,能更进一步地发扬我国水墨画和壁画等绘画艺术的精华,走向创新与繁荣。
以上就是关于水墨画:对绘画艺术的运用-跨星纪动画内容,由跨星纪整理发布。广州跨星纪是一家以原创3维动画短片及电影为主,2维漫画为辅,是一个充满创意及乐趣的动画公司。目前开发制作了《看个球》等动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