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缺失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都是二手的人。特别是在精神和思维层面上,我们已经太习惯不加反思地接受我们受到的教育和文化的熏陶。我们的思维模式,价值理念,行为方式都具有如此的机械性与模仿性。但我们细想一下便会发现,我们所接受的所有的教育,文化不都是一个个如你我一般的个体生命经由自己的生命经验所独立思考出来的吗?
诚然,在这其中经典之作是经过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优秀的,有思想厚度的文化承载品。阅读经典是更深刻的理解世界和人生的一大捷径,但如果我们想要更加真切和细致的认识自己的人生和所处的这个世界时,我们必须学会独立的思考,学会质疑一切,学会带着怀疑的眼光去看世界,学会认真审视发生在你生命中的每一件事。学会处理好你与自我的关系,你与他人的关系,你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我们需要怀疑和批判的精神,我们要十分小心我们所接受的一切教育。学会区分哪些是合乎人性,哪些是出于私人的、无知的言论。我们听到了太多的语言,却没有好好的甄别。正如一句话所讲“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一个人看什么书便会有什么样的思想在他的脑海中留下影像。所以我们看书应该看经典,看哪些经过长期时代检验的作品。这些作品之所以会流传至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它们是合乎人类的本性,甚至更深刻的揭示了人类的本性。时代在发生变化,但人类的本性却没有发生多少变革。我们依然趋利避害,我们依然离开不了生老病死,我们依然摆脱不了七情六欲,我们依然面临诸多的生活难题。我们可以多少从经典作品中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答案,但有一些问题是找不到答案的,至少没有明确的答案告诉你怎么去做。
下面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心中,但我始终没有找到过令自己信服的答案。甚至有时候我都分不清哪一些是瞎想,哪一些是真正值得考虑的问题。这些问题无时无刻不围绕着我们,仿佛没有尽头一样。哲学家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索,但争论始终大于共识,到头来谁也没有把生命和生活讲清楚,反而留下了更多神秘主义的色彩。人类为何会有道德观念?快乐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吗?怎样才能给解决人生的痛苦呢?到底有没有时间呢?恐惧的本源是什么?人类为什么会恐惧?
或许有一些问题我们应该换一个问法?有一些问题确属不应该这么问?到底有没有时间,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时间是什么呢?我们已经很容易接受物理上的时间,达到一个目标需要时间,学会一门语言需要时间,学会一门技术也需要时间。物理上的时间我们可以通过钟表去测量,可心理的时间我们怎么去理解呢?当每一个过去都成为现在时,我们怎样去界定昨天,今天和明天呢?我们除了能够处在当下之外,还能够处于任何一个时间段吗?过去滞留在我们的回忆中,属于你自己也属于全人类。
所有外在的都有消逝的一天,就像所有内在的也会跟着消失一样。独立是个人所应具有的最重要的精神品质,独立是自由的前提。没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你将永远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更为糟糕的是,你将看不到除了其他人告诉你以外的美丽,你的世界将永远遮蔽在其他人给你划定的意识形态中,最后你将沦为一个模仿者,无论你模仿的对象看起来多么的高尚,你始终带着卑微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