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好常态课呢,管老师介绍了很多实用的妙招。
首先要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参。书中讲到:一线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教材、研究教材,不是上公开课的解读教材,而是从解决温饱的角度来琢磨教材。不仅要重视课文后面的练习题和单元练习,还要注意“我读书我快乐”、作家卡片、名著便览、口语交际,还要注意二类字的读音。“我读书我快乐”部分在现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上就是“快乐读书吧”部分的内容,通常会有一些推荐书目,我会建议学生自行购买进行阅读,也会在上一学期期末评优时作为三好学生和积极分子的奖品奖励给学生。其实,每个单元课文之前的篇章页也要十分注意,就拿这学期的期末考试来说吧,判断题就考到了篇章页中的一句格言。当时在办公室改完卷子我们两个平行班的语文老师都有点懵,不记得在哪儿看见过这句话,隔壁班的老师就问了他们班的学霸,这句话是谁说的有印象吗,在语文书哪一页看见过呢?学霸自信而又淡定地回答,在第几单元的篇章页就有。果然,学霸就是学霸,记忆力也是惊人。于是,我们语文老师开始感慨,看来语文书上到处都是可以出考题的,而复习还是得紧紧围绕着语文书展开,更要扎扎实实上好平时的语文常态课。教参一般由“教学要求”“教学说明”“教学建议”“参考资料”四个部分组成。“教学要求”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却是纲领性的,教学的时候了然于胸,就不会有什么大的偏差。“教学说明”则要细细地看,有经验的老师能看到重要的知识点、能力训练点和考点。看来,教参需要仔细研读而不仅仅只是公开课急用时才翻阅,这点在平时我自己做得就很不够,总觉得看下现成的教案里的教学目标,然后照着教学流程进行教学就不会有很大的偏差,其实错得很离谱。就像书中写的,实际的教学步骤不一定按着“教学建议”来,然而“教学建议”里涉及的“建议”,不能简单地当作“建议”,要当作“考点”。这样每一课的考点才能了然于胸,一个单元的考点整理在一起,在单元考试之前让学生们用荧光笔画画重点,这个方法在这学期期末复习之前教会了班里的学生尝试着去划重点,试验下来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虽然自己在复习阶段要花点心思根据单元卷子上的考点进行整理,然后在自己的语文书上进行圈划重点,这样做也是考虑到自己的记性不太好,生怕遗漏尽量让重点部分更加完整。接着,我会以听报的方式,我念重点的字、词、句或者段落,让学生们标上红色五角星,再用红笔或者荧光笔划一划,这样一来学生们会更加集中注意力去听重点,即使遗漏了也会主动去其他同学那儿看看再加以补充,因为复习阶段所有学生其实都使出浑身解数在复习,哪怕是后进生成绩不怎样,不过总能看见他们认真投入的身影,其实他们花费的心力远胜于那些学霸,真是让人佩服和欣慰。
其次,常态课要脚踏实地。书中总结了常态课的几大基本内容:课后习题、教参考点、练习册内容、统考题型。这让我想到一件事,去二(1)班上写字课时,我在整理讲台时无意中翻看了贾老师的语文书,几乎每一课都工整地书写着课文的难点和易错的知识点,还有的角落记录着学生在课上的精彩发言的关键语句。我一想,原来有着这么丰富带班经验的贾老师也还是认认真真地在课文旁边写着这么多的要点、考点,有着自己设计很多的课前预设、教学环节和教后反思,真是让人佩服不已。看来就像书上说的,家常课不用搞太多的花样,就像家常菜不用做出什么花式来,口味好就行了。家常课,课文背熟点,该背的背了,该默的默了,该理解的理解了,一线老师就该踏踏实实地做好这些踏踏实实的事情。
总之,常态课要抓得扎实还是得多花心思在教材、教参和听、说、读、写等方面,还得持之以恒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节最平常的家常课,让学生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