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学大家肯定都有听过,尤其是保险公司的封闭式培训尤为强烈,其实各大书店也有很多成功学的书籍
看了一本书上面是说:成功学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曾经风靡于欧美,东南亚,中国台湾和香港及大陆,成功学主张成功是有方法的,可以复制的,只要你努力,对自己有信心,照着成功学的方法去做你就一定会成功…现在很少有人专门去听成功学的课程,也很少会为了学习而话费几万块,
但对于充斥着我们生活中的书籍你们可能并不陌生,《如何快速成为文案高手》《21天学会手绘》包括我国庆去参加的李阳疯狂英语,李阳的口号就是典型的成功学标题,十秒钟学英语,还有一些什么快速掌握读书技巧,快速晋升宝典、这类标题和书籍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虽然没有赤裸裸的用名利作为诱惑,也没有标榜哪个知名的成功人士,但其本质与成功学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冲着一些功利性的目标,都是强调速度与捷径
成功学就是急功近利式的模式,不在乎过程,只想速度达到某个目标,这些目标看上去似乎和名利没有太大关系,实则不然,要么间接的和金钱挂钩,要么通过给人一种与众不同和超越平凡人的感觉使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有时候能引来他人的追捧,
我认为成功学会造成价值观的扭曲,一切以结果为导向,忽略了过程和目的,
那篇文章还讲出了如何识别成功学
成功学有两个假设:第一个,成功可以复制,第二个,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它的逻辑是这样的:有人成功了,那么我按照他的方法去做就一定能成功,真的如此吗?
事实是这样的,有100个人创业,有10个人构思了产品方案,并拿到了A轮的天使投资,但只有一个抢占了市场得到了爆发式的增长,得到了媒体的关注,然后就有更多的资金拥来,就这样开创了中国第一款软件,当媒体采访的时候,问及秘诀,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把成功归咎于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听到这些,大家都会心潮澎湃,他们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其实这是一种“幸存者偏差”就是我们看到的世界与真实的世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幸存者偏差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指的是由于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败,你会大大高估成功的希望,其实我们看到的数据都是被筛选和过滤过的
著名天使投资人薛蛮子说:创业失败是必然的,成功才是偶然的,
这为什么会有天使基金的存在,因为从内因来判断其最终的成败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天使基金投的是概率,
成功学的危害:
成功学的最大危害不是在于让人因为错估成功概率而变得盲目自信,而在于这种错觉会让人变得急功近利。
对成功的渴望的人会有极大的虚荣心,然而,人一旦开始为虚荣心而活,而非内在的品质来判断一个人的价值时,如果大多数人都持有这个心态,那么这个社会价值观就会被扭曲,使年轻人把名利看成人生追求目标,忽略了这个世界还有其他美好的事物值得追求,终日为自己的欲望所累…
急功近利的人是很难有快乐的人生的
其实真正让给我们快乐的不是目标达成的那一刻,而是在过程中能够找到乐趣与意义感.
追求优秀,让成功随缘
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周国平说:要让老天赋予你的各种精神,能力得到很好的生长,智、情、德全面发展,拥有自由的头脑、丰富的心灵和高贵的灵魂,这样你就是一个在人性意义上的优秀的人,同时你也就有了享受人生主要的高级的、幸福的能力。
他在一次演讲中提到,现在的年轻人因该把优秀当成第一目标,成功最多是第二目标,
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只有优秀的品质才能带来长久的幸福
充分的自我发展,生活过的充实且有意义,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只是这种成功不需要他人活着社会的认可
愿我们都可以放下名利,让自己成为最优秀的自己,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