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终于决心去找一条鱼,一条亲过她的鱼。妈妈说它亲过她之后就去了北方的海里。
「一」
她趴在中国地图上用圆珠笔认真涂过那条铁轨线,它从南一直延伸向上,穿过许多条城市与城市的交界线,最终抵达北方。火车在经过一颗香樟树后钻进狭长的隧道里,车轮在轨道上滚动并与它碰撞发出的声响变成一条条声波在她的眼前晃动。是波澜起伏的浪潮,也是心脏跳动的频率。目光里倒退着的景物,像一部快进的电影,连天空也是50厘米的彩笔,沾上水彩颜料,然后在湿润的画质上刷出蓝色流动的条状物。
行李里面有一卷窗帘,因为尤其中意上面绣着的草被植物,并且它太过好看柔软,有时就会生出把它裁成裙子裹在身上的想法,还兀自断定那一片橄榄绿的锯齿状树叶会正好落在左侧的胸前。窗帘的遮光效果不够好,夏天里阳光浓烈的时候,甚至看得清那些植物的叶脉,它们还在毫无倦怠地生长。
哦,对了,还有一个玻璃鱼缸。那是一个下雨天,她穿过两条马路、一个邮局还有一座电影院去到热闹的鱼鸟市场里买到的。几十枚从存钱罐里掏出来的硬币,在她斜挎的小小背包里有重重的垂落感。不过她把伞落在了那里,只好在路过邮局又下起时把鱼缸顶在头上。
「二」
火车到站后,她在站台附近的便利店买了一瓶冰镇饮料,然后躲在百货大楼和繁忙街景背后的老式居民楼房上,房间外面是长势喜人的花草,它们因为随心所欲地生长,所以在阳台上即使杂乱无章也有些得意洋洋。
房东阿姨和她聊天,她没有什么故事好讲,之后跟她说起那条亲过她就游来了北方海里的鱼:从前我是一个只会吐泡泡的小孩,不管是看动画片还是玩跷跷板的时候,我都在吐泡泡。妈妈带我去看医生,医生说只要我和一条小鱼打个啵儿,就再也不会吐泡泡了。后来妈妈告诉我说,那条鱼亲过我之后就游去了北方的海底,趁我睡着了之后。
所以她把那条鱼取名叫阿北。
那些窗帘上的植物偷偷地在月光里像麦子拔节一样生长着,她躺在竹制凉席上,在老式空调运转的声音中,跟马路和行道树一起稳稳地睡着。
早上醒来伸伸懒腰,用橡皮筋扎好的小辫子垂在两边的肩上,房东阿姨说她在楼顶的天台上种了些花花草草和瓜果蔬菜,她穿着凉拖鞋跟她去楼顶,目光摸索向上,葡萄藤从她头顶的架子上铺展开来,一鼓作气蔓延到另一栋楼房。
6月的葡萄粒如汪曾祺老人所说是绿玻璃料做的纽扣,到了8月葡萄才会“着色”。不过倒是紫藤心急,花开得热烈并且决绝,颜色上深下浅,紫色沉淀下来,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在楼顶的她突然变成了新鲜的绿色,而放眼望去的整座城市是裹着青草味儿的泥土。
「三」
“你举着一枝花,等着有人带你去流浪,你想睡去远方,像一个美丽童话……”
地铁站播放的音乐灌进人们匆匆忙忙的耳朵里,一张磁卡将会把我们带向不同的目的地。她看着墙上指示的路牌和灯箱上各种各样的广告,在地下通道里晕头转向。空气顺着地铁进站的方向流动,并且卷起来一阵风,人们会对某样交通工具产生感情,可能是因为自行车的后座,公交车的刷卡机,火车的轨道,地铁的出口,飞机的白色尾痕,又或者只是因为我们说走吧,它就带我们走了。
一号线换乘三号线后,地铁终于在一个光明的出口绕出迷宫,把整座城市毫无保留地甩在后面,而前面是一块巨大的白色幕布。
地铁因为惯性在轨道上继续前进了一段距离以后停滞不前,突然整座城市都停电了,所有的光线消失。人们竟像是着了魔,把手机举在头顶汇集起来的光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投影仪,幕布上像是电影开场般开始播放序幕。
于是停电的城市变成一座电影院,而每个人都是观众。
「三」
电影的开始是一个女生在奔跑,而背景音乐是上课铃声。运动服饰的校服并不合身,还留有圆珠笔芯的印子,好在学校只规定每周的星期一必须穿校服,因为有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
她朝着在讲台上既迟到的纪律委员吐了吐舌头,然后从肩上脱下书包,不出意外的话,她的同桌应该是电影的男主角,名字是宋北冥。
男主角的第一句台词是:“宋有鱼,看黑板。”哦,原来女生是叫宋有鱼啊,黑板上是语文课代表用红色粉笔写的:熟背《逍遥游》前三段,周三抽背。
早自习整整45分钟,宋有鱼并没有多大心思背书,双手托着腮帮子,不自觉分辨起全班同学背书的各种强调,唯独宋北冥的格外不同。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喂,宋北冥,你是北方来的吧。”
接下来的情节就是宋有鱼在早自习上开小差,顺便为所有观众交代故事背景。
她说她还是一个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时候,宋北冥就搬来了她家楼下。那天因为语文作业得了五颗星,回家的一路上都很高兴。她爬到三楼的时候,看到有人正往里面搬东西,于是好奇地歪着脑袋朝房间里面望。
“我叫宋北冥。”突然出现的声音把她吓了一大跳。他把小小的右手递给她,手里还握着一个棒棒糖。那是他们第一次说话,但她并没有搭理他。
直到星期一早上升旗仪式之后,老师带着宋北冥走进他们班。“好了,同学们安静点,我们一起来欢迎一班的新同学,下面让他做一下自我介绍吧。”
“大家好,我叫宋北冥,我家……住在宋有鱼家楼下。”
她呆呆地望着站在讲台上的宋北冥,然后听见老师笑着说:“这样啊,那宋北冥同学就坐宋有鱼同学旁边吧,你们要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哦。”
二年级下学期,她和宋北冥都当上了少先队员,每次她都会帮宋北冥系红领巾。
小学毕业,他们又一起升上了城南中学。
“接下来请17号宋有鱼同学向大家做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宋有鱼,我家住在城南普京街普良巷32号。”
“18号……”
“大家好,我叫宋北冥。我家住在宋有鱼楼下。”
班主任按照学号编排座位。1号同学和2号同学坐在靠窗边的第一排……17号宋有鱼同学和18号宋北冥同学坐第二列第三排……
“咦……你们俩是双胞胎吗?”
“老师,我们不是双胞胎,只是恰好都姓宋啦。不然我就不是住宋有鱼家楼下,而是住她家了啊,宋有鱼你说是不是?”
的确,宋有鱼和宋北冥一样,从来都没有怀疑过他们的关系,直到初二的一节语文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古文是庄子的《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宋北冥同学和宋有鱼同学的名字就是这里面的北冥有鱼哦。”
最后一排的郭超同学带起来的一连串起哄声,让宋有鱼一整节课都没办法集中注意力,并且还想着电视里的家庭伦理剧:“说不定我和宋北冥真的是亲兄妹,爸爸妈妈因为有不得已的苦衷……”
宋北冥放学后在篮球场里打球,他总是用一瓶汽水收买宋有鱼,让她别在他妈妈面前告状。宋有鱼总是不买账,但有时候也会很快败下阵来,喝着汽水看他打球。
初二下学期,他们都当上了共青团员。虽然送北冥的入团申请书是抄宋有鱼的。
还有,宋北冥给隔壁班的田甜的情书其实是宋有鱼写的。为此宋北冥在小卖部里请她喝了一个星期的汽水。
初三毕业,宋有鱼升上了本部高中,还是城南中学,但是宋北冥没有,他是北方人,因为没有把户口迁到这里,所以每年都是缴费借读才能在这里继续上学,可现在高中念完就要高考,没有这边的户口,即便念了高中也没有办法参加高考。
“有鱼,我会打电话给的。”
“嗯,宋北冥你走吧。”
宋北冥走的前一天晚上宋有鱼没有睡着,结果第二天醒来已经是大中午了,她跑到楼下敲他家的门,直到手指骨节处开始感觉到疼,直到大口大口地呼吸,也不能堵住眼泪。
「四」
宋北冥走了之后的整个暑假,宋有鱼都赖在家里看动漫,吃西瓜。偶尔看到太阳的气势小了些,就下楼买瓶汽水去学校的篮球场,一边看男生们汗汗淋漓,一边看一个小小气泡从瓶底往上蹿,然而大多数时候她都是无所事事地在校园里面瞎逛。
食堂三楼,她和宋北冥一起打过饭,在红色的塑胶跑道上一起跑过800米,在篮球场边的小卖部里一起喝过饮料,在二年级的走廊外面一起谈过天,早上7点半的早自习一起迟到过,每天都在同一栋教学楼里上上下下,期末的数学卷子上还算错过同一道题,就连毕业照里也是一同在笑呢。
这里不再有他了,却又无处不是他。但宋有鱼是被留下的那个啊。
她还是会忍不住满怀期待地敲楼下的门,虽然明明知道不会是宋北冥,还是宁愿失望地笑笑:“奶奶……我来借下酱油。”
她总是在想,有一天开门的会不会是宋北冥?
“大家好,我叫宋有鱼,北冥有鱼的有鱼。”
高一开学那天自我介绍的时候,宋有鱼是这样说的。
“有鱼,你想考哪个大学啊?”前排戴眼镜的女生在班里高个子男生撕下倒数159天的计时排后转过头问。
“嗯,我想去北方的大学。”宋有鱼回答得毫不犹豫,然后继续埋头背区域地理。
因为要去有宋北冥的那个北方,为此,每一节地理课宋有鱼都格外认真,还主动向老师申请要当地理课代表。然而她好像没有学习地理的天分,比如每一座山脉的走向,每一条河流的流向,她都不能记得分明。
5月份的教室是风油精里泡速溶咖啡,都是提神的力气。
高考的文综地理并没有涉及某个海所处的地理位置或是形成原因,尽管宋有鱼在这方面有十足的把握。
6月8号2点半到4点半,最后的科目是英语,宋有鱼正常发挥。
“考试结束,请考生立即停笔。”广播里带着主播腔调的女声在考场里响起,并且停住了每一个人手中的笔,宋有鱼看着准考证上的照片,几乎就要哭出来了。
她去废品站卖掉了从高一到高三的所有教科书和练习册,然后是一张火车票。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里两座城市的名字在火车票上站成一排。
电影的女主角宋有鱼,就是她。
宋有鱼终于要游去北方的海里了。
「五」
屏幕上的光在背景音乐声中渐渐暗下去,然后是电影散场,观众离席。
最后是地铁到站,磁卡被机器吞回,她随着人流走向地铁站的出口。
她本以为,如果踩在了地图上陆地与海的交界线上,她是会先疯掉的吧,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她竟然一筹莫展了起码足足30秒。
海水慢慢靠近她,并且漫过她的脚踝,再漫上他的裙边。它的蓝色一寸一寸地,一寸一寸地试图染满她的整条白色裙子。然后一条鱼在她的脚边游来游去,她低下头小声问它:“你是阿北吗?”
我是有鱼,我是有鱼啊。
「七」
她捧起那条鱼,海水把她的衣袖也染成了蓝色。
“宋有鱼,你不怕被淹死啊。”她久久不敢回头,因为有什么东西很快就要夺眶而出了。
她终于决心去找一条鱼,是北冥有鱼里面游去了北方海里的那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