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这句话之前,我不禁想到还有那么一句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建立在利益之上的”,换而言之,恐怕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任何关系,都不能脱离利益而单独谈论感情”。确实,人与人之间尤其是成年人与成年人之间的关系,如果不是以相互的利益作为前提的考量,或许都是愚昧的。
而我为什么又说:“君子之交,淡淡如水”呢?我有一个关系非常要好的朋友,他是我大学同学,去年毕业后和我一同考上了云南省的事业单位,有缘选进了同一家单位,现在也是我的室友,他姓唐,我们俩都是97年的,他大我几个月,平时称呼他为“唐哥”,在我的印象中,唐哥是一个文静,干事情很踏实的帅小伙,工作了快一年了,我们对彼此的认识都要比大学时候更深一步,我们俩可以说是无话不谈,他的很多想法我知道,我的心思他也知晓,而我们俩坐一起,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沏一壶茶,边喝茶边吹牛,最喜欢讨论的话题是—到底什么样的人最真实,这里说的真实其实就是指不管在我们工作中还是人际交往方面,那个人的所作所为与他最初的内心的想法不违背。
刚刚二十出头的年纪,一些人因为工作、因为交际、因为婚姻等各种因素,不得不说改变挺大的,就单对工作这方面来说吧,就感觉自己和有种人不一样,和那种人也不说是和不来吧,反正就是不够喜欢,见面了可以寒暄几句,但做不到深交。举个例子,在我们单位,有一个也是我们数学学科的小伙,他刚开始进来就表现得很积极,领导给他的工作任务都可以给领导做得妥妥贴贴的,这当然是好事,也是值得提倡的,饭局陪领导喝酒敬领导酒,私底下也请领导吃喝玩乐,他在讨好领导这方面吧,他玩得是一套一套的,我和唐哥一致认为他是做得相当不错的一个人,但他还喜欢滥交,看着合适点的女生都想去和人家搭讪,通过各种方式索要别人的联系方式等,不过到现在他快三十了依然单身,我纵观他的朋友,可以说大多是酒肉朋友,不是在酒吧就是其他娱乐场所认识的。我和他以及他那些所谓的好朋友也聚过几次,请他吃过一两次饭,不过这是我们刚刚参加工作那一两个月,后面慢慢就没咋说话了,他吸烟喝酒样样来 ,不管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哪里,从来不知道克制自己的这些行为,他好耍朋友,有钱了就一顿挥霍,没钱了就算了。之前说他讨好领导吧,后面也因为自己经济和个人业绩等方面的问题,其实好像也没有哪个领导买他的账,反而说他个人专业水平和品质不行,还是不要搞这些虚的,得踏踏实实干事,现在他迷茫了,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疏远了他,他甚至也不知道谁才可以称得上是他的朋友,因为他的那些朋友关系,得靠金钱维系,有钱出去花天酒地是好哥们 ,没钱了也喊不出几个人了,他感觉他和孤单,有时候还会找我和唐哥聊聊天,说说他的这些想法,可事后我和唐哥分析了他这个人吧,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结果,一开始他就没有把自己的定位弄清楚,没有把自己该干的本分工作处理好,反而把自己的发展前途转向讨好领导和维系那些不靠谱的酒肉朋友的关系上面,这维系这些方面的关系上面,他付出了太多的金钱和精力,但没有给他生活带来一丁点效益,只不过是他在这个圈子里混了个脸熟而已,其实也没几个人和他处得来,在我们单位,女同志见到他都得避而远之,微信朋友圈对他都是仅聊天,在我看来,我觉得,作为一个成年人来说吧,不能给我们带来利益的人脉就是一种负债,因为这样的人脉需要我们用源源不断的金钱来维系巩固,说白了,哪一天你没钱了,你的朋友圈可能就没有了朋友。
而反过来,我和唐哥之间的关系,不靠过多的金钱维系,也不需要谁委曲求全迎合谁,闲暇之余一起讨论解题方法,上课技巧,或者爬爬山,聊聊工作、家庭方面的事,分享个人所得所想,工作时,我们俩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从来不刻意去讨好谁,也不去招惹谁,对上级领导有该有的礼貌和尊重,对自己的言行举止严格按照师德师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我们从不追求认识的人的多少,而是在于认识的朋友的质量,可能有人说,我们这个不够圆滑,不够社会,但我总觉得,人这一生,难能可贵的就是不忘初心,最难的事情不是如何讨人喜欢,而是如何做一个最真实的自己展现在别人面前。每个人的一生,可能会认识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但知心朋友可能就那么一两个,我相信这句话,如果两个人在一起能够在彼此的事业上相互促进,生活上相互帮助,久处不厌反而能感觉到幸福,这可能才能算得上是朋友。
这应该就是庄子所说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