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我们学校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教研活动,共同教研中,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作为教师,要相信孩子能学会。”
网络培训时,也听到局领导反复强调,可因为隔着一层屏幕,理解并不深刻,如今有了现场指导,自己的认知也有了一定提升。
总结精髓来说,教师要吃透课程标准,教材、参考书,结合本班实际,找到孩子们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环节。
工作多年,我发现这些精髓是我们一直在做的呀,也并没有出奇之处啊。可是静下心来想,我虽然一直在做,但并没有真正做到“相信学生能学会”。
从自己的日常教学来看,我更像一只老母鸡,总是将这些可爱的娃娃护在自己的翅膀下,生怕自己一个讲不到,他们就会跌入深渊。在课堂上这要讲讲,那里也不能放过,一堂课的重点不突出,总有浮光掠影的感觉。
为什么会这样啊?因为我低估了孩子的能力,将他们想象成了需要细心呵护的婴儿,需要细心养育,需要把“食物”一点点弄碎,再送到他们嘴里。
试想,吃太精细的食物能有多少乐趣?缺少咀嚼过程,缺少自己发现味道的惊喜,孩子们哪里能够兴致勃勃呢?
“相信孩子能学会”,是一项多么重要的能力,这种认知意味着对孩子正确的评估,不高估也菲薄,更意味着老师对孩子的充分信任与合理期待。这项能力是我还要继续修炼的课题。
2
谈到相信孩子的能力,我的好友米灿灿做得很好。
她的二娃已经到了该入幼儿园的年龄,可是由于孩子是二娃,所以更宠爱一些,家人担心孩子到幼儿园适应不了,都不同意孩子去幼儿园。
灿灿耐心地做家人的工作,几经劝导,二娃终于顺利地进入幼儿园。
作为一名爱码字的老母亲,灿灿写了一篇《第二次分离》来讲述自己与二娃。满篇文字中,我看到了二娃的可爱与敏感,更看到了灿灿的关切与期待。
娃儿是妈妈心尖上的肉,自己从小带到大的孩子即将走入幼儿园,谁不担心谁不焦虑?但我也看到了灿灿对二娃的信任,她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能力适应幼儿园的一切,相信孩子能够顺利地与自己分离,走向自己的小天地。
与孩子的每一次分离,都是对他们的考验,更是孩子快速的成长方式。如果细心想想,哪次分离不是对父母的考验,不是父母的成长呢?
3
曾经教过一篇低年级课文《自己去吧》,小鹰问妈妈山那边有什么?鹰妈妈告诉小鹰,山那边很美,自己飞去看看吧。于是小鹰学会了飞翔。
鹰妈妈鼓励小鹰自己去尝试,表明妈妈对小鹰的信任,她相信自己的孩子,通过努力一定能翱翔于蓝天,同时她也有着期盼,盼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只骄傲的雄鹰。
那时候教孩子学课文,总是立足于自己的视角,帮助他们领悟不依靠父母,自立自强的精神。如今脱离自己的教师身份来看,我更应该学学老鹰妈妈,学会信任孩子,相信他们能行,勇敢放手,让他们在不断试错中顽强成长。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讲道“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爱着的母亲,检验的标准是看她是否愿意承受分离,并且在分离后继续爱着。”
我觉得学会充分地信任孩子,相信他们能行,就是我们这些“老母鸡”,为分离做的第一步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