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高三了!成绩虽说不是前十名,但是在周围人眼里也不错,他们笑谈我:“轻轻松松当了妈。”我却不这样认为,我也是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操了很多心。
看,他周六下午五点回来了!周日下午一点就需要走。他三个星期回来一趟,带回了脏衣服,可是天下雨了,怎么办呢?暂且不洗吧!
晚上,雨还在下,我就开始担心:他的衣服洗完不会干,走的时候怎么穿?唉,我早点起床,早点洗洗,用洗衣机脱脱水,要是再不行的话去给他买一身新的。衣服是必备的,不算是浪费。
第二天中午11点多,儿子骑车带着我去超市给他买衣服。为了买到物美价廉的衣服,我决定先去大超市看看。他着急,路上骑车非常快。没想到,在大超市看后下大雨了,大超市没有合适的,我站在大超市南门等雨停了去‘亿佳服饰’看看。
雨小了,我步行去亿佳超市,儿子说要去推车。我刚到亿佳,儿子过来了,说:“推车的时候碰住一个老太太。”
我急切地问:“怎么样?”他轻描淡写地说:“没事儿。能逃就逃,免得她讹我。”
我纠正他说:“我可没有教你这么做。到底咋样?”
他仍是一副不在乎的嘴脸:“这年头能逃就逃。”
听到他的话,我就气,这哪里是我的孩子,没有一点责任。
我们进超市选衣服,他心不在焉地说:“真麻烦!随便选一件,穿一次算了。赶紧买一件回家。”
我让他试衣服,他总是不乐意。总算买好,回家的路上,他仍然骑得很快。
到家后,我强忍着不作声,准备午饭后好好和儿子谈谈。没想到,他奶奶来问买的什么衣服,恰好他在里间看手机动漫。我就说起了他撞人的事儿。
他从里间走出来,在饭桌旁,端着饭碗,看着手机动漫,和我一句一句顶嘴。我满脑子都是:他的坏情绪会害了他,会把他自己的前途搭进去的。这样,他的一生就完了。我白费了心血。
他的爸爸因为控制情绪的能力差,我们经常吵架,我受了很多委屈。为了孩子,我们离了又合。结果孩子是这样!
我教育他,到底哪里失误了?我把他养大,操了很多心。越想越难受,于是我哭了起来。我顺手把他面前的手机拿走,说:“以后不准看手机了!”他很委屈,说什么他还没有他班谁谁看得多呢!我说:“你怎么不比别的方面呢?”他爸爸呵斥一声:“吃饭!别吵了!”我教育出了一个仇人,对我一点尊重都没有,我真是伤心。我一点饭也咽不下,我起身去里间躺床上哭。
儿子吃完饭,到房间里,问我在哪里纠结着,我哭着说:“我想让你明白,不管做了什么事儿,不管有什么样的后果都要承担,不要逃避,逃逸罪判刑更重。坏情绪会害了你的。要认真对待每件事儿,选衣服不要随便买,买件衣服要穿很久的,我挣钱不容易。”我让他看了不控制自己情绪的故事(药家鑫事件),我想让他吸取教训。不知道我这样做有没有好处。
今年暑假,我发现他不迷恋电子书了,反倒迷上手机上的动漫了,吃饭看,走路看,去厕所看,去买衣服的时候估计也想着动漫。我发现他变了,我推荐给他看的书他总是不乐意看。
教育他成才不容易。现在回想,他说他撞人的时候,我应该亲自去看看。
午饭后,儿子坐在床头和我交谈后睡着了,我怎么也睡不着。
我去朋友圈看,恰好好友李燕分享了一篇题为《和孩子争高低,你真的胜利了吗?》的文章。我今天和孩子争高低了吗?我情不自禁地看了下去,我在用我的观点评价孩子。我看了很多家教方面的文章,我也曾告诉我的学生家长:人在生气时第一时间出现在大脑里的话不要说出来,说出来最伤人。要稍微平静一下再说话。
今天我没有平静自己的内心,我把我的观点带着情绪说了出来,儿子根本听不进去。他需要慢慢引导。可是引导他,我真的不知道怎样引导?
莫言说:“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做为家长,我不成功,但是我会不断学习的。
教育专家尹建莉说:“很多家长的愿望和努力,不但没转化成生产力,反而变成了破坏力,这样令人痛心的例子比比皆是。”我的做法就是把愿望和努力变成了破坏力。原因是我没有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没有与儿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或者说沟通时机不对。这与我高高在上的家长制作风有关,我如果能接纳孩子的表现就好了,因为每个孩子在自己父母面前的表现是最真实的一面,做为父母应该最了解他。
一点钟了,儿子该上学走了!幸好儿子走的时候没有下雨!我目送着他,很想对他说:“对不起。希望这是我们最后一次发生口角。”可是没能说出口。这是他长大后,我们第一次意见不同。
第二天早上和他的父亲说起这件事儿。他父亲说:“他就要上学走了,你还吵他,他每次回来,你都吵吵,昨天中午,你进去睡觉了,他眼里含着泪,差点哭出声。我瞪他一眼,他没敢哭。本来他很喜欢吃蒸面条的,因为你吵吵,他就只吃了一碗。在当时,他没认为自己错,他现在正是青春叛逆期。”
听他爸这样一说,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还是个孩子,我使性子,他心里肯定更憋屈。结果他进里间看到我躺床上,还主动找我沟通。唉,我的心胸还不如孩子,是我太情绪化了。他长大了,我应该相信他的能力,接纳他的优缺点。我应该相信他的本性不坏。我想在事情的对错上赢孩子,结果我输了,我输得很惨,孩子根本不认为自己错,反倒认为我不可理喻。
唉,教育孩子真是一门学问!我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