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震搬走时已经是1980年的5月份了。
月儿夫妻俩充分利用那两间平房和小院开始做买卖,他们在在小院里起了一个大棚,当成临时仓库。
那时的八一广场旁边,有个临时的长途汽车站。
两口子利用亲戚关系办理了营业执照,在八一广场上摆摊卖起水果。
每到春节前,他们就开始储存新鲜水果,等到了腊月下旬,尤其贴近年根的时候,水果的利润就会大增。
就这样,从1981年到1989年,他们通过自己的勤劳,积累起了大量的资金 ,那之后又瞄准了出租车行业,恰好那几年是开糖酒会的火爆期,全国各地进货商都来这里参加,他们的出租车又大赚了一笔,就这么一步步努力,他们的资金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万。
在九十年代初期,万元户都是个让人惊叹的存在,而他们早已经超越了。
时间很快就到了1981年。
某天,鸿骥说:“月儿!你看!小文和小武他们都回来了,老家的房子已经没人住了,我们留着也没有必要了。不如我们就把房子卖了吧?”
月儿想想也是,他们在农村住的那五年,也是过得够够的了,那五年可以说是穷到底了。
让所有的亲戚朋友,尤其是月儿的父母和姐妹,那真是把他们两口子都看扁了。
因为穷,让他们两口子到后来,没有了亲戚没有了朋友,真是往事不堪回首。
于是她也点头,说:“晚上问问大家,如果都同意,那就卖了吧!”
晚上全家讨论,最后一致同意把房子卖掉。
这事要是搁以前,都是月儿去办理的事情,这次鸿骥只能亲自出面解决了。
他先是回了一趟老家,找到村大队干部,请他帮忙,看谁家想买房子,就给他打电话,果然没过多久,就有人说要买他们家的房子。
1981年的时候,农村的房子也不是很值钱。
所以,鸿骥就跟那个买主说:“五间北屋,带小院,售价是一千二百块钱。房龄是十二年。”
对方没有任何争议,双方直接进行了交易。
那天交易完已经是下午的五点多钟了,回市的最后一班公交车早就离开了,鸿骥无奈,只好在老房子里睡一宿。
那个年代,一千二百块钱可是一大笔钱财。
晚上,鸿骥躺在老房子的炕上,摸着怀里那厚厚的一叠票子,心里是七上八下的直扑腾。
别看家里存款很多,可这么多年了,他一直都是吃凉不管酸的,他哪里操过这种心,吓得他也不敢睡觉,耳朵听着外面动静,生怕有人冲进来把他给打劫了。
就中这么担惊受怕的一宿没合眼,天一亮,他就赶紧赶到村东口,坐上了回市的公交车。
等到了家之后,他把钱放在月儿手心里,还心有余悸地跟月儿说:“月儿,你知道吗?我昨晚一宿没睡觉!这一晚,对我来说,就像是过了半个世纪!”
他拉住月儿的手,很诚挚地说道:“月儿!昨晚那一夜,让我想了很多很多。这么多年了,我还没有这么地担惊受怕过,也没有这么地紧张过。不由的让我想到了你,这才让我知道你为了这个家,确实是付出了太多太多。你跟着我没有享过一天的福,总是担惊受怕了,我欠你的太多了。以后,我一定要加倍地补偿你,我一定要让你过上一个幸福的晚年。”
突然听到鸿骥的告白,月儿又是感动又是好笑。
时间来到1981年的年底,在阿媛的努力下,为家里又争取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新楼房。
当阿媛把新楼房的钥匙送过来后,月儿两口子感动万分。
鸿骥声音颤抖地说道:“阿媛啊!这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你就为娘家解决了三套房子,也真难为你了!你为娘家付出的一切,我们都记着呢!我们不会忘记你的功劳。”
“爹!娘!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只要你们过得幸福,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看着那新楼房的钥匙,鸿骥和月儿心情也是无比的激动。
这个时候,阿萍她已经结婚了。
等他们搬到了新的楼房后,这里的三间六十平米的房子就给了小文,他一个人住着六十平米的大房子,着实让周围的人很是羡慕。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套大房子,也为他的婚姻增添了筹码。
随后,小文的一个女同事,主动找到了小文,为她的姐姐做媒,没想到,这婚事还真成了。
小文他们两口子工作单位,离得也很近,婚后的生活过得也是幸福美满。
随后,阿辉和阿莲也都先后结婚了。
家里只有小武和父母,在那新楼房里居住着,他们住进新楼房不久,又传来一个好消息,这让鸿骥和月儿他们两个喜不胜收。
当初,月儿跟鸿骥他们夫妻俩上山下乡的时候,说是带工资,带户口,带子女下乡的,但是,他们的工资始终没有发放过。月儿和鸿骥也曾不止一次地找过单位的领导,要求解决此事。
没想到,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等到了。
就在这1981年的年底,单位通知他们去领在农村这五年的工资。
她们夫妻俩一共领了5000元的补发工资。再加上卖房子的钱,他们手里又多了六千多块钱。
此时的月儿两口子,房子也有了,钱也有了。多年来的辛苦和努力,总算是让他们得到了回报。也彻底的改变了她们的生活质量,让她们夫妻俩,真真正正地过上了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
偶尔想起在农村生活的那五年,那些曾经的辛苦和努力,如今似乎都变得有意义。
自从搬到新楼房之后,月儿的身体恢复的特别快。因为住的是一楼,她们进出也方便了很多。
月儿为了锻炼,总是抢着去洗她的衣服,或其他自己能做的事情。
鸿骥对月儿也是关心备至,只要天气好的时候,他就会说:“月儿!今天你想去哪?”
月儿说:“我听你的!”
“我带你去动物园吧!虽说我们在东焦村住了十多年,与动物园只有一墙之隔,可为了生活,为了孩子们,我们整日的忙碌,却连动物园里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走!我们今天就去动物园,找回我们童年的乐趣。”
他们俩有说有笑的,就一起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