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去探望完儿子回来,我坐在车上,向老公发了句感慨:“以前我寄宿,一个月才回家一趟,怎么过的呢?”
老公在开车,头也不回地来一句:“你那是啥年代?和他现在能比?”
我一听,连忙说:“嗨,我当然知道和儿子现在寄宿没得比,但我也没比啊,我只是在回忆当年我寄宿的时候,那时一个月回一次家,也没特别想家啊!”
“那是你的家里不温暖,回去不好玩,不想回呗!”老公说。
“不温暖倒没有,我爸不怎么管我,但我妈对我挺好啊!主要还是回家就要干农活,若是农忙时节,除了帮父母干农活,还要洗衣服做饭,比在学校呆着可是累多了。”我说。
“那就是了,回家又累又不好玩,当然在学校舒服了。儿子现在是在家好吃好喝又不用干活,还有妹妹陪着玩,有电视看游戏玩。比起学校的辛苦和憋屈,肯定会觉得在家好啊!”老公分析道。
确实,相比以前的我们,儿子觉得苦的似乎只有学习了,生活上的苦他无从经历。
八月底,儿子进入初中,开始寄宿生活。
第一天,他是愤怒,情绪很激动,说学校无聊,除了学习就是睡觉,呆一天都会疯,呆七天要抑郁,要我们给他转学。
第二天,他是委屈,情绪没那么激动了,却内心憋屈,满腹牢骚。“这学校不好,一天13节课,每天只睡7小时,作业多得写不完,老师要求还特高,课文要背,数学要写详细过程。这个班真烦人,要不你们给我转班吧!”
见他情绪不太稳定,我们便带了些衣服和吃的过去看他。
在校门口把东西给他,听他抱怨完,又鼓励了他几句,便让他回去了。
到了晚上,他反馈信息给我们,说作业刚好做完,作文写了,数学作业还被老师表扬了,说他做得不错。
我说:“真不错啊!给你点赞!说明你能行!火班也扛得住!”
说实话,每天看孩子辛苦到没时间吃饭玩耍,还是很担心的。
看他每天在学校吃得也少,感觉都有点废寝忘食了。一问他,却说:“没食欲,没时间吃!”
唉,希望他能早点适应学校学习的高强度,调整好生活和作息习惯,正常进餐,毕竟身体健康才是第一位的。
看来,把儿子送进了这个寄宿学校的火班后,我都不用考虑给他学习加压了,而是要考虑如何减压,如何让他回家后好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