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介绍
人工智能先行者
年少成名,攻读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博士,研究人工智能,取得语音识别多想专利。
1998年,加盟微软,创建微软亚洲研究院,被誉为培养人工智能人才的黄埔军校。
千万青年人的开复老师
从2000年起,他陆续发表了七封“给中国学生的信”;
2004,创立我学网,与中国大学生交流成长经历和心得,探讨人生规划和发展;
2009,他从Google离职创办了创新工场,作为创业导师,创新天使投资形式,帮助创业者不断成长、成熟
课程对象
想要在人工智能领域大展拳脚的程序员
想要了解人工智能,保持自己职场的竞争力
想要了解人工智能的小白
课程打分
干货:5星 用小白能懂的例子讲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
有趣:4星 场景话的故事能引发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想象
有用:4星 这些人工智能的常识能够帮助你更好更快的理解
丰富度:3星 对于已经比较了解人工智能的人来说信息量不足
逻辑性:4星 课程的编排比较有逻辑性,中间会把前面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课程时长和教学形式
• 课程总时长4小时左右,因为是单个讲解的知识点所以可以利用零散的碎片时间来学习。
• 课程分为四个板块十节内容
谁叫人工智能?
第一讲:人工智能十机器人吗?【人工智能的正确定义和误区】
第二讲:人工智能已经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了吗?【无所不在的人工智能】
AI和我们,是敌是友?
第三讲:AI和我们是敌是友【关于人工智能与人类关系的不同观点】
人工智能的简历?
第四讲:三次AI浪潮指的是什么?【图灵测试、语音识别、深度学习】
第五讲:什么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和大数据的结合】
AI热潮来临,人类会失业吗?
第六讲:AI热潮来临人类会失业吗?
第七讲:哪些工作是AI取代不了的
第八讲:AI时代该如何学习?学什么?
第九讲:AI时代学什么?
第十讲:AI来了,怎么更新自己?
• 教学形式:音频(只有音频内容不利于知识的吸收)
• 缺乏反馈和问答的环节
课程优势
单节的课程时长的刚刚好,可以利用上碎片的时间。同时每个知识点又相互独立,可以直接找到想要找到的答案。
课程劣势
只有音频不利于吸收,在课程的最后没有对每一讲进行一个简要的总结。概括出本讲的重点内容。由于是音频内容所以如果要再找到这个点则必须要重新听完一讲的内容。
测评感受
人工智能现在很火,但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它是什么,有有什么具体的用处,由开复老师来讲述很合适。在人工智能逐渐普及的今天,人若想实现自己的价值不被机器取代,那么需要学会从事更加复杂、经过思维加工的工作。一个人只有找到自身的不可替代性,才能在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