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昨天内容运营的话题,今天深入的思考内容的人格和社交货币。
罗振宇有一个观点:未来的交易入口,不是流量,是社交,是人格。
传播一定要懂社交货币
这个词也是从罗胖那里听来的,人的本性是需要展示自我,而且有强烈的找到归宿感的需求。以前可能很难获取到,但是现在这一切都变得简单了,我玩一个游戏,而你没有,我具有我的社交货币,可以在这个圈子里面找到归属感,也能更轻易的获得自我展示的机会。
社交货币能够让持有同样社交货币的用户之间相互欣赏和认同,也会产生一种优越感。
定义:凡是能买到别人的关注、评论、赞的事物都可以称之为社交货币。IP也就是社交货币,越强的IP,社交货币的面值越高,流通速度越快。
- Affiliation 归属感:你有多少比例的用户有归属感?
- Conversation 交流讨论:你的消费者中发起品牌相关的热烈讨论的人数占比多少?
- Utility 实用价值:有多少人在和其他消费者的互动中获得了实用价值?
- Advocacy 拥护性:你有多少拥护品牌的死忠粉?
- Information 信息知识:有多少人感觉他们能与其他消费者进行有效的交流?
- Identity 身份识别:你有多少用户能识别出其他用户?
为什么这么强调社交货币?
因为在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是影响力,最有价值的是用户的注意力。而社交货币这是诱发传播的重要用户,社交货币才是用户注意力和网络传播影响力中间,最为通行的一种货币!
影响力的本质即人格魅力
社会化媒体时代,话语权的掌控体系正在坍塌,人们更偏向情感化阅读,即读有个人色彩、特性,带点主观性的文章。
为什么人格化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这个时代的物质和信息都极大的丰富,我们的选择能力早就过载了,我们需要更好的选择方式。
我们现在真的已经不会买东西了,也不会选书了,同类产品太多了,各种专家信息,质量体系也不靠谱。我们非常希望获得朋友或者熟人的真实推荐,买东西必看评价,我们需要有靠谱的人帮助我们快速做出判断和决定。
所以人格化其实就是建立一种强关系,和好朋友一样,而且是一个专业的,靠谱的朋友。这个朋友的专业和靠谱并不是通过什么认证机构,而是真真实实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视频积累起来的信任感。用户可以不用做很多判断,只需要找到这样靠谱的人,就能轻松提升我们的选择效率,选择的压力会越来越小。
粉丝数不等于影响力,影响力的本质即人格魅力。人格化属性越强,魅力越大,影响力也越大。有灵性、有态度、充满智慧、有亲和力。
尾巴
很早就有一个意识,那就是要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联盟》这本书也描述了未来的协作方式偏向于合作而非雇佣关系。在这种协作模式下,决定你的收入水平的并不是你在公司内部的人际关系和影响力,而是由你在整个行业的知名度,影响力决定的。这个时候个人品牌的价值会得到最大化的展现,有能力的个体也会变得更为自由,因为互联网是一个个体崛起的时代、
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需要长期的坚持,尤其是刚开始没有足够积累的时候。这个过程并不简单,但是也不会特别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