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路上,齐头并进才能避开弯路
文 / 凉爽
在网络上,人们习惯把丧偶式育儿、当妈式择偶、保姆式妻子、守寡式婚姻并称为中国女人四大“不幸”。“丧偶”并不是意味着另一半早逝,而指在精神共鸣上,在婚姻家庭中,另一半责任的缺失,不到位。
丧偶式育儿,顾名思义指家庭教育中一方的显著缺失,目前大部分特指父亲。
除此之外,还有诈尸式育儿。
诈尸式育儿,指一方家庭成员平常不管不顾孩子,但是冷不丁给你来一句“不是这样的。”然后跟你大吵大闹,把妈妈悉心照料的成果据为己有,孩子成绩好是爸爸英明,考不好就是妈妈教育失责。比“丧偶式育儿”更可怕,天天家里鸡犬不宁,你更难做。
父亲的教育缺位
《奇葩说》有个论题,“每周陪伴孩子12小时,如果做不到就取消爸爸这个称呼”引来激烈讨论。
婚姻本应是两个人的事情,当有一个人选择了置身事外,就是逃避责任。
“丧偶式育儿”源于古代的性别偏见,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就该出外打工赚钱养家,绝对不能带孩子和做家务;女人做家务煮饭和教育孩子是份内事,女人在家是她的天职。
对于婚姻来说,最大的伤害不是不爱了,而是你兴致勃勃,他冷遭热讽;你永远不如他,何况是赚钱都不及他(如果是家庭主妇),你还要他养,于是完全没有地位了;你彻夜不睡照顾孩子,那头却鼾声如雷,你该有多失望。
孩子是两个人孕育的,夫妻俩都有责任和义务去照顾孩子,没有哪条法律规定孩子和家务一定要由女方负责。不能要求一个女人为了孩子为了家庭去放弃自己的全部。
德国哲学家E·弗罗姆说过:“父亲是孩子的导师之一,他指给孩子通向世界之路”。
在孩子的教育里,父亲的参与作用无法替代
《2016年中国家庭教育焦点问题调查报告》显示,在亲子陪伴的对象中,妈妈是主力军,占了79.3%,而爸爸只占了19.2%。
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90%以上的儿童问题与父亲教育的缺失有关。
美国肯特州立大学的一项心理学研究报告认为良好的夫妻关系,能够促进父母共同参与育儿,并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
相比妈妈的细心谨慎来说,爸爸的陪伴多了惊喜和冒险的乐趣,爸爸的强壮体魄和旺盛精力能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和素养,男孩子更阳刚。爸爸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要比女性要好一些,能够带动孩子一起操作动手,让孩子乐于其中。
爸爸的陪伴对女孩的成长也有好处,加拿大圣杰洛大学对20到24岁女学生做了一份调查研究:父亲对女儿的感情与社会发展具有很大影响。
父亲往往是女儿人生中接触的第一位男性,她将通过父女关系来了解择偶与相处。一个对女儿无微不至的父亲,女儿能够感到满满的爱与安全感。在父女的亲密养育过程中赋予女儿自我价值意识和性别角色意识。父亲对女性的尊重、赞美和鼓励,培养出女儿坚定的自信心。
父亲的优质陪伴对女孩良好性格的形成、学业成就、职业发展以及两性关系的沟通和处理有着积极的影响。
如何说服爸爸一起参与到育儿中来
不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去,第一因为工作忙,下班累,老人帮忙和纵容,第二是爸爸们没有担当的品质,认为教育孩子是母亲的责任,从而“撒手掌柜”,更没有意识到父亲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力。
谁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会当爸爸和妈妈,但仅靠着“父亲”二字尊称就想获得父亲这个角色在孩子心中的权威,这是不可能的。
先理解爸爸的工作辛苦,然后把本文第二大点“在孩子的教育,父亲的参与作用无法替代”背诵给他听。
最后制定家庭教育规则,谁都没权利改变!
“妈妈不许你吃糖,爷爷给你几颗我们偷偷吃,别告诉妈妈!”
“这作业这么难,爸爸给你抄答案算了。”
久而久之,孩子就学会“见风使舵”了。
育儿路上最怕就是这群猪队友,好不容易纠正好了,却被其他家庭成员一个妥协就打回原形。这些宠溺的爱除了能够证明这位长辈信口开河,一点也不能加深孩子心中的权威形象。
不一致的家庭教育观念和规则,容易影响孩子的是非标准和价值判断,他甚至学会花言巧语和隐瞒欺骗大人。
育儿路上,齐头并进才能避开弯路。
Reference
1、小楼. 把握关键期,拒绝“丧偶式育儿”[J]. 幸福家庭, 2017(6).
2、舒窈. “丧偶式育儿”,中国式母亲无言的痛[J]. 幸福:婚姻, 2017(4):45-47.
3、王志刚. 浅论家庭中父亲教育的缺失[J]. 甘肃农业, 2006(5):88-88.
4、董小苹.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特定角色作用[J]. 当代青年研究, 1999(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