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快速打破孤独的动作,正是造成巨大孤独感的原因。——蒋勋
孤独没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儒家文化不谈论孤独,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五伦,阐述的正是一个生命和周边生命的想对关系,一旦在这些与其他生命交往过程中与理想状态不同(可能是行为,也可能是思想),这个状态可称为孤独,即与其他不同。若产生不完整感,即所谓的孤独感。西方没有儒家文化,其文化中也有人与人关系的部分,通常某种关系在交往过程中有预期水准,倘若没有达到,就会产生孤独感,因此也就有了Lonely这个词。
但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因孤独而产生孤独感。对庄子来说,孤独是饱满的,“独与天地精神来往”,是生命与宇宙间的对话,是最完美的状态。孤独是一种渴望,可以让自己与真实的自己对话。
虽然我们中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孤独感,但或多或少的欣赏或喜欢过那些孤独属性的人或事。许多人喜欢读武侠小说、看武侠剧,通常喜欢的人物都有着巨大的孤独感。坐在悬崖上吹笑傲江湖的令狐冲,豪杰会当仗气死的乔峰,闭关苦练的古墓派小龙女,边城浪子孤独冷傲的飞剑客阿飞。主角们就像黑夜中的划过天幕的闪电,在一片漆黑中爆发出光彩。那些带有孤独属性的作家及其作品更容易带来心灵的震撼和回味。鲁迅的“狂人日记”和“人血馒头”敲响了麻木的心智,曹雪芹笔下的“古今一梦尽荒唐”让后人不断“解其中味”,马尔克斯以魔幻为现实的“百年孤独”展现封闭的保守和热情的开放。孤独使他们逃避群体,所以我们看到他们作为一个文学家维持着特立独行和孤独感,也影响着那么多人。
文学作品总是更倾向于革命中的失败者。成功者走向现世和集权,无法保有梦想。当人性的面向丰富时,不会以现世的输赢作为偶像的选取依据。革命是孤独的,而道德和礼教的革命远比政治的革命艰难。《史记》中,司马迁把项羽作为美学偶像,霸王别姬就像一首诗一样动人;写屈原,这个投汨罗江自尽的诗人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写荆轲,这个念及燕太子丹知己知己的勇士刺秦王一去不回。失败者的孤独感总让人怀念这个角色,那些告别画面让我们看到革命者孤独的出走,让他们成了美学的偶像。
我一直都认为阅读文学作品和看影视作品有着本质的区别。阅读文学作品是一件私人的事,也可以说是件孤独的事,这种孤独是正面的,积极的。阅读是和自己对话,探索作品中的故事,亦或者是探索自己的人生。阅读时,我们不愿意和别人一样,更愿意体会自己的观点,感受个体的独立性,感受怀疑的不同的思考,不太在意结论或结局。相对而言,我更希望文学作品中结局是悲剧或者是开放式的,这样更接近真实。而看影视作品时, 影视作品的时间和场景限制了它的深度,大多时候影视作品反映社会现象,我们从中获得共识,有了茶余饭后的谈资。即使是书改编而来的电视或电影,也无法同等展示文字的深度和广度,视觉效果将故事形象化,带上了导演的眼睛,却无法有抽象化的多时空、角度万花筒般的视角。这种情况下,大团圆的结局更能让观众会心一笑,其乐融融。
我们有时候孤独,因为我们想与众不同,却害怕成为另类。甚至我们会对那些特立独行的少年摇摇头,觉得他们应该更合群。也许我们是大众中的一个,不断伤害他们的孤独感,知道有一天看到他们活出的孤独感,羡慕不已。就像竹林七贤,他们的特立独行甚至让他们在生死边缘,可他们的孤独感就是在生死之间也有艺术和美,也绝不附庸风雅,多么有态度!群体文化有时真的可怕,什么时候我们民族不再用群体文化审视指责他人,而用孤独感来检视自我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