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老师,在成为老师之前,首先也是一个学生。
并且,每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职业,有一个身份应该是一辈子的:学生。
进入21世纪后,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科技日新月异,信息迎来了爆炸式增长,我们每个人淹没在信息的洪流之中....
为了不与时代脱轨,我们才更应该保持学习。
学习没有速效药,却有稍微“近一点的路”。那就是正确的学习方法。下面分享一些自己学生时代一直延续下来并行之有效的方法。仅供各位学生和家长参考。
1、注意力稳定性理论:必须有目的的预习。
人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稳定,而是周期性起伏变化,通俗讲就是课堂45分钟,真正有效时间大约不到20分钟,这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因此,要成为学霸,有效的课堂时间必须用来听重点,听难点,听方法思路的,而要做到这一点,有目的的提前预习非常重要,必须要带着问题听讲。很多家长没帮助孩子养成预习的习惯,孩子越学越差,最后可能还怀疑自家孩子是不是智商确实不高!一旦你怀疑自己的孩子,他就失去了你最强力的支持!
之所以将这条放到第一点,一是课堂听重点太重要了,另外就是小学生比较好动,而中学生又正值青春期,集中精神听讲基本不可能。再加上现在智能手机时代,时不时就刷刷朋友圈、看看新闻,坐立难安。老师们也曾青春过...尽管偶尔也开小差,但我对上课内容吸收非常高效,这归功于有目的的预习,带着问题听课,一旦老师讲解到问题内容,自然就全神贯注!
2、记忆衰退理论:必须及时复习。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上面曲线告诉我们及时复习非常重要,但实验又证实,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也非常重要,并非复习就有效果,正确的时间点进行复习就会事半功倍!
什么才是最佳的时间节点,实验给出的建议是5分钟后重复一遍,20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小时后,12小时后,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就会记得很牢,很难再遗忘。但对于较为繁重的学习,这近乎不太可能,我个人的实践是:
即时复述很关键(短期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12小时或睡前温习很重要(最好是通过题目巩固),1天后、2天后、8天后三次复习,效果通常就已经非常不错。
小技巧:睡前回顾一遍白天学习的内容,能帮助大脑更好地整理信息。比如,我们都有过以下体验:一直想不通的问题,一觉醒来突然灵光一现想出解决之法了。
3、内隐语言理论:打破学习错觉。
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学得好,是错将熟悉当做知道。比如我们学习一个章节内容,画了重点记号,甚至还做了笔记,这时我们可能会认为学得很好,对知识点也了如指掌,但如果合上书做个简单的自我检测,瞬间就会忘掉三四成。
认知心理学推荐2种办法:
教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向同学、朋友、家人解释解释所学知识,在解释过程中,主动思考组织知识,构建出知识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有经验的童鞋都知道,很多灵感都是在给别人讲题中产生,甚至是请教别人时恍然大悟,另外做讲座之类的对掌握知识非常有用!
测试。指对知识点进行自我提问,然后将答案小声说出来,或者完整写出来,不能心里一晃而过几个关键词就觉得了解然后测试结束。
4、合理休息:休息也是学习。
《刻意练习:成就天才表现》一书中对合理休息的描述非常精准:
有很多关于学习时间与效率的研究,这些研究证实:超过2小时学习效果就逐渐递减,超过4小时根本就没有效果了。因此合理的休息与高效率的学习同等重要,长时间无效学习尤其会让人心生厌恶。
要想长期能够保持稳定的学习效率,就不能一次过度消耗甚至透支,要确保每次学习时精力都能够恢复。一旦过度透支,不仅会造成效率低下,甚至带来精神疲劳,削弱动机和坚持动力,很多少年天才通常过于急功近利(或被迫),致使兴趣、热情被消耗干净,最后无法坚持而失败。
对于长期的学习,明智的做法是,控制每天的高强度学习时间,避免精神疲劳或逆反心理,简而言之:
1)短期内,要合理调配好学习与休息,避免过度透支精力和兴趣,要细水长流。
2)长期看,长时间的坚持学习,能够让身心能逐步适应,之后可逐渐增加学习量和学习强度。
另外,认知心理学有一个“间隔效应”:分几段时间来学习,不要试图一次学完所有东西,这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此外,研究还证实,学习之后休息或睡一会,能有效提高记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