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文章以每日“得到”app所有新产品的转述、个人思考为主,以及他人特别经典的留言、我学习的其它新知,以期达成当日知识当日吸收,知识融会之效。
不为其它,只为分享,不求好评,只求狂喷!
1.为什么要读中国书?特别是《论语》?
文化的基因,就是道金斯、斯坦科维奇笔下的“模因”。作为大陆出生、成长的国人,必然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上受到“模因”之影响。既如此,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不时到这个“模因”的源头去“朝觐”,接受开悟,获得智慧,这或许就是读“论语”的原因。
关于这两天读中国书与不读中国书,并不矛盾,海纳百川、博采众长,有坚守、有扬弃,正是求知的基本要求。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知识大交融、观点大冲撞的时代,越是如此反复的冲刷、涤荡、砥砺,我们思想的漏洞才会更少,我们思维的能力才会更强。
陶渊明因少时寄居外祖父家,接触了很多儒道两家的经典,对他的影响非常大。魏晋南北朝时代社会上层固化,寒门上升空间有限,知识分子仕途受挫后,往往转而追求文学、美学、哲学,构成了所谓“魏晋风度”。在此大背景下,陶渊明与孔子有些类似,入世则励精图治,出世乃入世后的无奈,打心底里,他是儒家。
2.从“刻意练习”到“功夫在诗外”。外行的洞见!什么情况下刻意练习最有用?21世纪什么人才最有用?通才!
我想,能否用“盲人摸象”的道理来理解专才与通才?
过去的世界,信息量小,大家的认知都没打开,可能就仅仅是“大象”那么大的领域,所以,哪怕你只摸到了大象的某个部位,那个认知已足够解决好多问题了。如今的世界,信息爆炸,老问题尚未解决,新问题层出不穷,固守一隅的专精,仅能解决微乎其微的问题。
加之,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作为问题解决者,不在于自己撸起袖子去干,而在于知道需要找哪些人解决,不具备一定的通识,如何明白该聚拢哪些领域的哪些人!
还有,大家都说如今科技进步慢了而非快了,因为好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这不正说明这些领域的按“常理”进行的探索尝试几乎穷尽了,需要引进新的变量了吗?这就是需要跨学科解决问题!
3.稀缺必然导致歧视,所以问题不在要不要歧视,而是应该如何歧视。很多人都喜欢说:“我不赞成结果平等,但我主张机会平等。”这话有意义吗?
我想,这有点矛盾,选择机会平等就无法做到结果平等,选择结果平等就做不到机会平等。
因为选择的对象本身就是不平等的,比如择偶,两个异性之间选谁(不考虑感情等复杂因素)?按素质选择就无视了这两个人家庭背景以及随之而来的教育水平的不平等(机会平等),如果“违心”照顾素质低的那一个,也就破坏了机会平等。
延伸出来,就是每一个当下追求的机会平等或结果平等,都会受到过往的影响,如此循环往复、相互作用,根本无法做到绝对的“平等”。
除非,某些极端情况,人一出生就各方面强制平等,我想那只有机器人才有可能……
4.硅谷教父杰弗里·摩尔,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高科技产业的理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龙卷风暴。一个新兴行业起来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多企业投身其中,导致一个早期的大繁荣,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幼稚、非常脆弱,注定会结束的,造成很大浪费的一个大繁荣。紧接着这种繁荣之后就会出现一场龙卷风暴,把现有的绝大多数的创业企业全部摧毁,但是有某一两个小企业会借助于龙卷风暴给抬到天上去,然后被安全地输送到一个童话仙境的世界,一个想什么有什么的世界。
我想,哈哈,我的回答是,龙卷风没来之前,没人知道谁是大猩猩、狒狒、猴子……
那有没有什么值得做的呢?从文中案例看,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微软是老板能获知关键信息,秦国则有变革之利,儒家是迎合了汉朝统治者,这都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有了这一点,做不了大猩猩,或许还能当狒狒,只要活下去,一切皆有可能。
5.财富只有两个来源:创造与掠夺。投资获利的主要来源就是生产力发展。2000年以来,标普500指数退市比上市还多。对27年后的房价怎么看?
我想,关于2044年中国房价问题,感觉不太好回答,一是要剔除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等因素,二是要看是全国房价还是某个区域房价。所以我认为,京沪深核心地段房价因为稀缺,达到如今的十倍有可能,但排除通胀后按购买力计算则应该达不到,而有些三四线城市房价还可能随着一二线城市规模扩大而降低。
6.你需要怎样的核心竞争力?
我想,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去观察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再去观察那个行业的牛人为什么会如此成功,分析他的强项和短板。同时,你并不要停留在追逐他的层面,如果某个领域无法做得比他好,那就他强由他强,分析这个岗位是否需要差异化能力,说不定你比他更胜任。实在不行,退一步,思考在一个企业系统内各个环节中,你的独特的竞争优势最适合在哪个环节呢?
7.战略思考:绘制地图——洞察力,选择路径——决策力,当下一步——执行力,抬头看路——适应力。(网友的点评)
8.“背锅大法”:利用对方(尤其是长辈)担心你们关系的破裂,担心双方因为自己的选择而造成比较大的财产损失而进行劝服。
9.美国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写了一本《匠人》说:“匠艺活动涵盖的范围可远远不仅是手工的劳动,它对程序员、医生和艺术家来说同样适用,哪怕是抚养子女,只要你把它当做一门手艺来做,你在这方面的水平也会得到提高,当一个公民也是如此”。桑内特把匠人的精神提炼出来,那就是持之以恒的投入和专注。通过解读汉字艺,我们知道,成就一项事业,敬畏、持久和专注,是成事的基础。
10.怎么做选择?
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选择若与此无关,则注定后悔。
你目前的选择前提假设是什么?它真的合理吗?
你的选择是自己想要的?还是看到别人如此自己也想如此?
你的每一个选择可以细分成若干选项吗?每一项可以用分数衡量吗?不妨计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