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再现
周日,马杰和罗聪约好了在公园见面,然后一起去打游戏。俩人见面后,马杰递给了罗聪一杯奶茶,两个人喝着奶茶边走边聊。
“哥们儿,我明天不去学校了。”马杰朝罗聪眨了眨眼睛说。
“你上周都没怎么去学校,这又不去了,你这学上得断断续续的,不怕你爸妈揍你啊。"罗聪疑惑地问道。
“不会,我爸妈现在对我可好了。我妈天天给我做好吃的,还带我出去玩。我爸也专门请了一段时间的假,回家来陪我。”马杰得意地说。
“真羡慕你,我就没你那么好的运气了。我爸妈都在外地工作,见上一面都难。”罗聪狠狠地吸了一口奶茶。
“嘿嘿,这种待遇我之前从没遇到过,我还想多享受几天,所以不着急回学校。”马杰摇了摇杯子,奶茶已经所剩无几,他随手扔进了垃圾桶。
"随你,随你。游戏厅到了,进去吧。”罗聪拉着马杰走进了游戏厅。
游戏时间到了,眼看天也黑了,马杰便和罗聪挥挥手说再见。一回到自己家,马杰又拿起 iPad 玩了起来。
爸爸看到儿子出去玩了一天,回来还接着玩,心里一阵恼火。自己的假期马上就要结束了,儿子还没有回校的苗头,这几天对儿子的嘘寒问暖看来没太大作用,着急加恼火的爸爸就把马杰的iPad 拿走了。
马杰正玩到紧要关头,iPad突然被爸爸抽走了,内心的焦急可想而知。马杰仲手就找爸爸要,爸爸不给,马杰就开始抢。无奈爸爸个子太高了,马杰怎么抢都抢不到,他生气地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晚饭也不吃了,家里气氛一下子冷了下来。
抽丝剥茧,梳理问题所在
家长:王院长,您好,我有一个儿子,今年上七年级了,隔三岔五地不去学校,后来他爸爸把他的iPad没收了,他没有办法玩游戏,一气之下,就彻底不去学校了。他在家的时候,我和他爸爸天天陪着他,给他做好吃的,陪他玩,聊的也比较多。他说他虽然不去学校,但还是会参加学校的期末考试的。我和他爸爸都认为他不去上学很难考出好成绩,都不太支持他。我想问问院长有没有什么建议,让我儿子重新返回校园。
王院长:孩子不上学的问题很常见,这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解决的,要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你说你和孩子爸爸天天陪着,他天天过得那么滋润,比上学的时候还要幸福,肯定更不想去学校了。所以你们要调整策略。
家长;好的,院长。
对症下药,制定解决方案
对孩子提合理的要求
王院长:首先,孩子不上学就要有不上学的样子,你们要和他提要求。孩子在家不去学校,那就让孩子做家务,照顾爸妈。不上学就不能享受那么高的待遇。如今你们的做法让孩子发现不上学了,待遇反而更高了,那他还想上学吗?另外你提到孩子要参加期末考试,你和爸爸却不支持,这不是没事找事吗。你应该说"好呀,可以呀,我们来研究一下怎么通过这个期末考试,看看需要准备什么”。你这样说话,是不是就把握住了让孩子回学校的契机。
家长:是的。
王院长:那现在孩子对于学习是什么态度?
家长:他也想去学,但是我感觉他的心沉不下来,找不到方法。
王院长:不是他的心沉不下来,而是你们要求太高了,很多成年人的心都沉不下来呢。(2我需要你告诉我的是他对待学习的态度。
家长:孩子不厌恶学习,他也想好好学习,想把学习成绩提上去。
角色交换,正确指引孩子
王院长:孩子是个好孩子,还没到那种无可救药的地步。现在你扮演孩子,我扮演你,咱俩做个对话,我教你怎么和孩子沟通。
王院长(家长):乖,你是不是并不讨厌学习,还想继续学?
家长(儿子);是。
王院长(家长);你最想学哪一科啊?家长(儿子);数学,还有历史、地理。王院长(家长);为什么想学这三科?
家长(儿子):因为我比较喜欢数学,语文跟英语要背要记,我最讨厌背与记了。
王院长(家长);那你现在觉得自己的数学水平如何?家长(儿子);呃,不怎么样。
王院长(家长);你觉得自己是几年级的水平啊,实事求是地说。
家长(儿子):六年级的我没学好。王院长(家长):那是五年级的水平?
家长(儿子):如果说五年级吧,实际要比五年级水平高,说六年级吧,但是学得不扎实。
王院长(家长):那我觉得你对四年级的数学很自信,妈妈说得对吗?
家长(儿子):我觉得我不止四年级的水平,因为六年级之前的我都好好学了,而六年级的也是从下半年开始没好好学。
王院长(家长):那你看这样行不行?既然你想学数学,又对自己比较自信,妈妈听了也很高兴,妈妈给你找一个数学老师,对咱的数学成绩做一个评估,咱先弄清楚咱的数学成绩到底咋样,然后再去找差距在哪儿,把数学成绩提上去,你愿意不愿意?
家长(儿子):愿意。
王院长(家长):那妈妈今天就想想办法,找一个数学老师教你。我们就在家里,哪儿也不去,把数学成绩往上提一提,可以吗?
家长(儿子):嗯,可以。王院长:这不就谈完了吗?
家长:看来我们之前和孩子的沟通方法确实不对。王院长:你们就是太心急,只想着让孩子赶紧回学校。
家长:对,就是这样想的。
王院长:这种想法很美好,但是它不现实。家长:是。
王院长:那你就按照我教你的方法去做。不上学的孩子大多是对自己要求高的人,而当他对自己要求高但能力不足的时候,就容易感到挫败。孩子想参加期末考试是积极向上的表现,所以你们要帮助孩子提高他的学习能力,让他重拾对学习的信心。
另外,在提高数学成绩的同时要学会借助第三方力量(比如通过数学老师的嘴)来告诉孩子,读书、背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当孩子获得成就感,对老师足够信任的时候,你通过数学老师的嘴告诉孩子,孩子一定会听的。[3]
最后,一定要和孩子共同做一些事,像打扫卫生啊,逛街啊,出去吃饭啊都可以。4]你们因孩子不上学,和孩子的交流多了起来,拉近了与孩子的心理距离。这一点一定要保持,如此就会慢慢消除孩子与你们的隔阂,让孩子对你们更加信任。
家长:我明白了院长,谢谢您。
王院长:不客气。
孩子不上学,家长不要病急乱投医。要先和孩子好好聊聊,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明白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然后对症下药。家长要引导孩子做一些获得成就感的事情,让孩子重拾对学习的信心,那么,他重返校园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