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了该书第八章、也是最后一章内容——改变思维模式。主要有三点心得:
一、明白两种思维模式对一个人的生活、工作和成长产生的不同影响后,我们都会有改变原有固定型思维模式、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动力和愿望。
但有动力不等于付诸于行动,一时心血来潮和长期坚持也是两个概念。作者也指出,很多时候,我们的新旧观念会一起存在,在长期不断努力过程中,随着新观念变得越来越强,我们就会获得新的思考和处理方式。
因此,在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过程中,我们要长期坚持,每日反省,事事反省,不断精进。
二、作者在“信念是通往幸福(或痛苦)的关键”一节中提到了认知疗法。作者指出,导致一个人焦虑、压抑,或者开心、幸福,均是取决于这个人的信念。具体来说,就是一个人对某个事情的认知。由于文化、知识水平及周围环境背景的差异,面对同一个事情,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这个逻辑和我以往在《生活的哲学》中学到的“认知ABC模型”是一致的,同时也印证了那句话——你之所以焦虑,是因为你无知。
在这一节里,作者也指出,有些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会对发生的事情进行过度解读,这会导致过度焦虑、压抑、愤怒或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这句话值得我们每个人都记住,并时常进行自我反省。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遇见一些人,面对一个本来很小很简单的事情(比如领导或同事对他/她做的某件事情进行的一个评价,甚至就是别人并不针对任何人的一句话,亦或是别人一句礼貌的回应),却在心里不断想象很多场景,自编很多理由来证明别人看不起他/她,故意难为他/她,或者自己很了不起,别人都特别崇拜他/她等等。有时候看着这些人在那自己给自己“演戏”看,我总会想起一个字——“作”(我相信,由于认知所限,我也肯定有“作”的时候)。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中最后一条——不要有感性的烦恼。应该就是不要过度解读吧。
三、作者在“可实行的计划与不可实行的计划”一节中提出,不仅要制订一个成长型思维模式计划,更早设想具体细节,设想你要如何实行它。
这一点是我今后需要提高的地方。以往在做一项计划的时候,主要是聚焦主要目标,但如何完成这个目标、采取什么策略、落实什么措施、用什么作为抓手、考量计划效果的指标有哪些、最终需要达成的量化结果等等。这些重要细节要么没有在方案中提及,要么寥寥几笔带过,要么设定标准和目标数据时根本没有逻辑,完全是拍脑袋。这样的项目计划,属于典型的佛性方案,基本上最终不会达成预期效果(即便有幸达成,也属于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