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无疆tj 文
行者无疆 文
(天津队甲A夺冠合影,方框中为王毓俭)
于天津足球来说,河西可谓“人杰地灵”,只一个土城“左氏三杰”就可翘指以赞,它与河东一起成为天津足球腾飞的两翼。
敝人虽身居河西,且与土城仅一路(大沽路)之隔,坐落尖山,但不敢攀附,掠土城左氏之美。想想尖山也非足球荒漠,正经出过几位拿得出手的“球星”,其辉煌虽不似左氏亮眼,可当年就在左近,或闻名,或邻里,或一起踢球,对我这业余中的业余足球爱好者来说,已是响当当的人物了。
60多年前的往事听我道来。
(王毓俭,前锋,1980年甲A冠军主力,三运会金靴)
王毓俭
虽是河东人,但在河西住,记得家居在尖山“八大里”的红星里(与土城一路之隔),棉四宿舍,那还出过一个河西有名的“玩闹”叫老美。我同学是他的邻居,提到他都说会踢球,是在河东练的还是河西练的已不可考,他那时已经跟足球有了联系。
因为爱踢球,对会踢球的就暗自仰慕,寒暑假成立学习小组,便希望跟棉四宿舍的一组,有着想见面的觊觎,要是能一块踢就更美了,但缘悭一面,始终未能“得逞”。
这事放下多年,但工作上学都关注天津队,因为里面有“左二”(也关心国家队),还有王毓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天津足球曾经“不可一世”,有过三支球队参加联赛,直至1980年拿到甲A冠军。那时与人侃球必提王毓俭(似民国名人们常说的“我的朋友胡适之”),有点作为“邻居”去沾他的光,以标榜幸运的“得天独厚”和球技的疑似“同出一门”(我也踢前锋。)当然,他也当得起崇拜,顶着“冠军队成员,国内最快的右边锋(11秒3),射手榜第二(9球,仅次于王群发的11球),还有打入西德青年队的那粒小角度射门,以及三运会金靴”的光环。
记得1980年天津队夺冠时我正在大学读书,彼时足球很热,课余睡前都聊足球,有的天津同学“铁杆”,能把历届天津队球员说得如数家珍(甚至号码),但总被人诘问“拿过冠军吗?”顿时老太太吃山芋闷口。自打夺冠后,天津同学趾高气扬了,聊球时仿佛自己也有了“冠军相”。“我的邻居王毓俭”功不可没。
(赵亚旺,老北部后卫,足球健将,高级教练)
赵亚旺
河西小学校友,我虚长一年,忝称学兄。相熟大约在三四年级时,因都住红星里,他单号我双号,上学路上或课间玩耍已显熟络。后来都喜欢踢球,操场上不时交手,俨然成了球友。
亚旺虽年少,但已出落得高挑,同龄里有些大哥模样。在他们班是绝对“主力”,在年级甚至学校也小有名气,全因球踢得好。少年懵懂,尚不自知场上位置,但为亚旺足球天赋的发挥创造了条件,那就是“满场飞”。他一上场就俩嗜好,过人和射门,几乎包办比赛的全部比分。其脚下的灵活,可从后场过掉所有人带球到前场;其射门的欲望,可在任何距离任何角度起脚。他踢球还有一个标志性的姿势,右臂总是贴在腰间,基本不做摆动,但过人射门绝对灵活,给人“半扇儿”已然够用,让他一臂又何妨的从容。那时,不说天天泡在操场,也是隔三差五地合球,亚旺的足球天赋已经萌芽,后来听说去了北京部队足球队,我一点也不惊讶,金子发光是早晚的事。
五年级时,河西“大调校”,我去了隔壁的红升里,他留校,虽近在咫尺,但少了见面的机会。后来,我去学了报务,他入伍踢球,从此天各一方,再未谋面。但也时有消息传来,大学同学邢华与亚旺曾经邻居,父辈又是战友,说起他转业天津当了教练,还是没有离开足球。又听说他一度在河西体育场教球,小学同学绍春曾把儿子托付他训练。我当时住友谊东里,去体育场仅隔一条黑牛城道,经常带孩子去踢球,但终未相见,许是他教课在白天,我“遛儿”在傍晚,动如参商没机缘。再后来,何广伟组织“元老”们踢球,亚旺在列,照片上始见真容,至今依然驰骋球场。模样依稀年少,沧桑不改旧颜,身板的宽厚和神态的稳重是足球赋予的硕果,人堆儿里我还是能一眼识得。“度”了一下,亚旺足球经历也是不凡,曾助北部夺得甲A联赛季军,司职左后卫(4号)可与臧蔡灵(八一队)一争高下,是足球运动健将和高级教练。其足坛称腕儿,不算恭维吧。
(邱刚,天津体院足球教授)
邱刚
我认识的踢球里学问(历)最高的,非天津体院足球副教授邱刚莫属。邱刚也住尖山,上学“尖五”,比我年长,足球发蒙早,等我踢球时,他已在尖山小有名气了。他身体壮实,头硕而脖粗,腰挺而腿健,下盘稳定又不失灵活,当年他最拿手的本事是控球,球到脚下,犹如粘上一般,任你多人抢断,他自闪展腾挪,耐踢耐撞,就是不丢球,既可成进攻的节拍器,也可作防守的屏障,臻为绝活儿。据传,他讲课擅说“控球”,理论一套,更重实操,每每当场演示,让弟子们来抢,无论你百计千方,他往那一站,左右脚几番应对,让你的努力化于无形,球始终不离脚下,用其老友的话说“方圆两米内能碾出坑(土地)来”。
因为不是一个学校,又有年龄差,当初在一块儿踢球的机会不多,也许在楼群里玩过,已经印象模糊了。至于邱刚教授的足球经历不甚了了,再见时已经顶着教授的光环了。刊物上见过他的论文,媒体上读过他的“科普(足球及健身)”,青训他有参与,竞赛他去站台,为天津足球发展“呕心沥血”。再在球场上相遇,他以教练身份指导,我以后卫位置比赛,续得前缘。
邱刚若以“球星”喻之,似有“刷色儿”之嫌,足球理论和教学是他的强项。但对我来说,邱刚仍是“场上”的邱刚,印象多在脚下而不是“嘴上”,那是记忆的闪光点,足可称“星”了。
(邱刚教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