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折带皴技法解析
元四家之一的倪瓒,师承董源和关仝,他兼取两家之长。由于他长年生活于大湖一带,湖面浩淼,天高云淡,境界广远。他常以几棵疏树,一个茅亭,数枝痩竹,平坡一组为近景,既无舟楫、人物点缀,又无动态;远景为低矮土坡或平缓山峦,情调淡而哀愁,闲适无奈,一片寂寞和沉默。
图一为元代倪瓒《枫落吴江图》局部近景。图中山石以枯笔侧、拖锋缓慢行笔,如腰带折转,层层连叠,故称为“折带皴”,但也能见披麻皱线条的痕迹融合其中。
图二是倪瓒《幽涧寒松图》局部。此图坡石疏林,平溪远岫,泠泉叠流,意境荒寒。山峦以侧锋千笔作折带皴,运笔松秀简淡倪瓒的折带皴以疏朗清逸之格调“直破古人”,尤其是对宋代院体画繁复画风的一种反思,对后来的明清山水画有深远影响。
折带皴技法说明
图一,以干而淡的墨色,纵侧横拖的运笔勾皴山石,笔势缓慢而略带方折。横向斜势,侧锋直檫,大小石块疏落有致。切忌用中锋勾成阶梯式。
图二,在山石构成的密集处及部分外轮廓光滑处,以焦墨横点,提醒画面。使原本淡而疏松的皴笔线条与焦墨苔点形成强烈对比,以简胜繁而精神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