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丽明漫萍
1
“小青,放学到我家去吧。”
同学刘华向我的小伙伴小青提出邀请。
小青带着诧异:“去你家”?
刘华:“嗯,我堂姐今天出嫁,好多好吃的。”去不?”
“小五,你去不去?”小青转过身,拉起正在写作业的我。
嗯,我……,我还没有把话说完
一边的刘华就趾高气昂,大声喊着:“不要她去,她和我又不是亲戚。”
我不好意思的低下头继续写我的作业。
放学后,同学们一溜烟地往家跑。刘华的姐姐刘静跑过来拉起我的手,脸上挂着的笑容是那么的灿烂。很多年的现在我还记得清楚,那次的经历。刘静灿烂笑容后面掩藏着的心机。
我就不知道自己那时怎么就馋了?想到去她家就能吃到的“满汉全席”在那个饥肠辘辘的年代里,我饿了。
跟着刘静跑了一小段路,经过一条条田间小道。来到一座小山脚前,刘静说:“小五,爬过这座山,再走向山脚,就到我家了。我现在得方便一下,你在这等我,如果久了我还没回来,你就先去我家。”
说完她就钻进小树林里去了。
大约十分钟过去了,刘静还没回来,那时正值二,三月天的梅雨季节,临近黄昏,天灰蒙蒙的。我担心着她会不会出事了?望着那一簇簇树林,杂草丛生。脑里浮现出电视里才会出现的那种猛鬼怪兽,担心刘静会不会是已惨遭厄运。听着丛林里忽隐忽现,时高时低的鸦鸣声,不禁让我毛骨悚然。
我站在原地,不敢向前也没意识到要离开。想去找刘静,看着树林里灰蒙蒙的雾气,我开始发怕。想离开。也不敢,担心刘静出来了找不到我就会着急。
就这样,我就自己一个人玩起了木头人的游戏。
所幸的是,大约半小时过去了。村里的二娘担着一担柴从山上小走下来。看到她:我如获救星。没等她看到我,我就拉着她,指着树林里,刚才刘静进去的地方,着急地说:二娘,快,快进去看看,刘静好久了没出来。”
二娘放下柴担。拉过就要往小树林里跑的我问:“找谁呀,谁是刘静?
我:“就小青的表姐刘静。”
二娘:“早就回去了呀。”
我:“你确定,真的?刚才她说她要去方便,叫我在这等她。”
二娘朝着山顶的方向指了指,很确定的告诉我:嗯,上去了,小青也一起,有两三个小女孩。我还听说什么馋吃鬼什么的。
可想而知,那馋吃鬼就我了。呵呵
后来我就跟着二婶回家了。
那时我就想:如果没见到二婶,我是不是就一直在那傻等?
2
等到小商户征收松果的告示一张帖出来的时候,小伙伴们就会相约到后山的松树林,把生松果摘下来到商店里换钱。一毛一斤。能换上三毛,两块的,就不用老是得看脸色,才能获取爸妈本来也不容易的“施舍”。
“大姐,我就说你嘛,你就在树下帮我捡好了,我到树上摘”
“不,我能爬,不信你瞧好了。”我一口就回绝了二弟的提议。
二弟:“那我就等着看你那怂样。”他撇撇嘴,摇摇头,嘴角边的一丝轻视显而可见。
我双手死命的抱着树干,以最笨拙的蜗牛爬行式,步步为艰,向上爬行。惹得小伙伴们一顿好笑。
好不容易爬到树半腰,正欲找个舒适稳妥,有结实松枝的地方。好摘松果。
就在这时却刮起了风。脱离了地面,处在松树的半腰,此时感觉到摇摇欲坠的我胆怯了。战战兢兢的又从树上爬了下来。等到风停了再以同样的方式爬上树。
而另一边,身手敏捷的小弟和小伙伴们,在我重复着这样爬上爬下的上下运动时。他们早已经摘下了满满的一袋。而我摘的呢?那伸手可数,廖廖无几的松果和他们的放在一起,真的好滑稽呵。
3
当杨梅果还是青青白涩的时候,我们这些小馋猫早就唾液三尺。意在和大人们说到山上去砍柴,可每每都会到大叔家的杨梅树下逛荡。那时也不记得是谁起了头,有了主意。
“时下的杨梅虽还没熟透,但用白糖腌腌,也就特美味。”
边说完,就边动作起来。小弟和几个爬树高手,此时就变身为了一个个精灵的小蛮猴。爬上了杨梅树,边摘边摇,只需片刻,杨梅果终究也经不起这一群蛮猴的折腾,就像雨点一样,唦唦地往下掉。
我们这些笨木匠就负责在下面捡。
没等我们把杨梅果捡好,大叔就边跑边嚷着:“你们这些调皮捣蛋鬼,这果子还没熟呢,咋就来摘了。”
惨了!惨了!
“快,快,快装起来。”
小弟“嗖”的一下,我还没反应过来。小弟就从杨梅树下滑到我跟前了。
“没袋子呀,咋装?”我站起来环顾四周,想着能不能找出什么来,废袋或大树叶包杨梅果。
“笨呀,你,小弟一边说一边脱下他的外衣,拿着袖口的地方随手一扎,袋底就结实的封了口。两手往衣服胳肢窝的位置一掰开,示意我:“快快快,快装。”
我不得不佩服小弟当时的智慧和应变,能想到用衣袖子来代替袋子。
当我们装满满满的一袋的时候。余下的实在装不下了。而大叔的训骂声也越来越近。抱着装好的杨梅果,脚下像踩着风似的,撒腿就跑。随风只听到后面传来大叔的训骂声:“你们这群小兔崽子,没熟就摘,摘了也不要,不懂可惜呀!”
而我们呢!抱着杨梅果打道回府的事了。那还去管身后的大叔在是在那高咆还是低喃?
4
相信每一个人在小时候都很怕打针,我也不例外。
老师说:“这次打预防针,从座位的排列开始,依次顺序。”
我在心里盘算着:“完了,我可是第三个。”
我对小青说:“咋办?怕不怕痛?”
小青一向比我胆小,看她那样子,吓得都快哭了。
而她也往往比我幸运。也是她的亲戚刘华走过来拉着她说:“小青,到我座位上去,我那是最后一个。”
看着医生那手中的“杀手武器”。说真的。我当时就想冲出门口去当逃兵。心里想着会不会这就是致命的一针,但看到这么多同学都不怕,硬着头皮给忍了。当医生挽起我的衣袖,我害怕到立马就别过脸去。我感觉到了那酒精擦在我的手臂上,一阵冰凉。还没等针管插进我的小手,我脚底下一下子就像抹了油。飞快地冲出了教室,走出校门,向自个家的方向奔回去。(注:在我那个年代,落后的山沟沟里,读书的小学是没有警卫的。)
第二天上学的时候,我还是被老师给逮了,挨了批评。并亲自带我到村卫生所把那预防针给补打了。事实证明:其实也不是很疼呀,就像被蚂蚁蜇了一下。我怎么就逃了呢?
5
当我发现语文课本上,神笔马良被平白无故被人“化了壮毁了容”时。我意识到又被人给捉弄了。看到邻桌XX正在用彩色笔在图画本上画画,我压抑不了心里的怒火。要知道我是一个特别爱护我自己课本的好学生。一个学期下来,我的课本都能保留得很好,基本上都完整无缺。我断定他就是弄脏我课本的罪魁祸首。
我把我的语文课本摔到XX书桌上,理直气壮,劈头就问:你干嘛要乱画我的书。”
XX抬起头,眼里闪过一丝疑惑,看着他课桌上我那本语文课本。很肯定的告诉我说:“我没那么闲功夫,去画你的课本。”说完就继续埋头画他的画。
看着他那满脸的不在乎与无所谓,我拿起我的语文课本,翻到神笔马良那一课文,指着上面已面目全非的马良。气势汹汹的斥问:“不是你还能有谁?
XX看着我一副气势凌人的架子,在注视我有前后不到十秒的时间。在我毫无顾忌的防备下,一下子就抢过我的语文课本,把神笔马良给一撕成两片。完了用力地摔在我的书桌上。从他嘴里喷出一句话:“怎么样?我不但画,我还撕了,怎么了?你…
这个你字刚说出口,后面的话,我没等他说出口,就气得一下子就把他摁倒在课桌前。他虽然是个男生,但个子却比我矮了一截。那时的我又正在气头上,在他说着话的档口上摁倒他,他根本就没想到我会攻击他。
当同学告之老师,老师从办公室赶过来的时候,他的脸上已经被我的手指划破了好几道痕。
老师拉开我们,问清楚缘由后。做出了协调:我必须先向XX同学道歉。而之后我和XX同学的语文课本相调换。
“我才不要他的”
“我才不给她呢”
几乎就在同时,我和XX同学不约而同的从各自的嘴里分别说出这两句话。
最后老师也无计可施,只有帮着我一点一点的把那被XX同学撕掉的“马良”仔细的用透明胶帮我给粘好。
6
童年就在这无忧无虑,打打闹闹,懵懵懂懂,有争有吵中一天天的度过。到了六年级,我们将迎来小学毕业的洗礼,宣告我们小学生活的结束。
那时毕业流行传送明信片。一张张明信片传发出去的并不是一片片纸张那么简单,而是一份份同学,书友之间的友谊传达。都是一个同学给了你,你再回送一张,就算礼尚往来了。
我犹记得在我的一本课本里,夹着一个署名为yyy的明信片。我想我也应该送还一张,以示心意。于是便从自己的明信片中写了一张还了回去。
可奇怪的是,第二天,第三天,,,之后的陆续几天我都收了几张署名为yyy的明信片。笔迹也完全出于同一个人的手笔。那时就只想着:人送你一张了自己也得送一张回去。”
于是,我和yyy的毕业明信片就这样被我们穿梭往来了六,七张之多。
7
童年的好多回忆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渐变得久远,成为我们各自的历史。
图画之所以色彩斑斓!是给予了它描彩绘色。
不上色涂描,朴素的原始虽略显单调,但也不失纯真!
给所有的童年图画都贴上标签。年份:童年。时间日期:孩提时。人物:每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