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疫情凶猛,家附近的电影院迟迟没有“解封”,我一有空就关注网上的售票信息,担心会错过7月初就上映的口碑电影《隐入尘烟》。
没想到今天终于等到一家新开张不久的电影院在网上售票,但每天的排片只有两场,并且得出示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报告。
虽然电影院离家较远,但支持这部电影的观众并不少,我能买到票已经很知足了。
和片名、海报一样,电影的场景设置、情节编排和人物对白都原滋原味,朴实无华,给人厚重的质感。
透过影片徐徐展开的西北农村生活画卷,我看到的是苍凉广阔的土地,淡漠世故的人情,以及鲜活脆弱的生命。
片中同为“边缘人”的男女主人公被各自的家人撮合在一起——双方家庭都急于甩掉“包袱”,一穷一残正好配对,谁也别看不起谁。
尽管这对“边缘人”毫无经济基础和感情基础,照张合影扯个证就算把婚结了,但他们并没有埋怨家人,更没有嫌弃彼此。
在日复一日的平淡光阴里,他俩辛勤劳作,配合默契,完全不理会周围人不怀好意的调侃。
作为没有更多选择权的“边缘人”,他们长期生活在亲人和其他村民的白眼中,早已习惯了生活给他们什么就接受什么,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对他们来说,没有选择恰是最好的选择,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他俩从不算计别人,有借有还,生活虽然拮据清苦,但彼此牵挂,相依为命。
他们也没有什么野心和雄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勤劳的双手解决温饱问题,不抱怨,不躺平,每天都过得充实快乐。
他们虽然离网络时代很远,看个电视都得去邻居家,但他们心地淳良,乐于助人,热爱土地和小动物,生活更接近于原生态。
和周围那些“与时俱进”的村民相比,他们一穷二白,没有见过什么世面,在物质上被远远落下。但他们看重做人的尊严,不卖惨叫苦,不出卖良心,不会因为曾经帮助过别人就讨价还价,甚至敲诈勒索。
作为自食其力的生产者,他们在贫瘠的土地上默默耕耘,播洒种子和汗水,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他们白手起家,一砖一瓦搭建起真正属于自己的小家。那个早已褪色的大红囍字见证了他们苦中作乐的浪漫情怀。
虽然电影的结局让人出乎意料,他俩欣欣向好的生活突然因为意外而终止。辛苦搭建的小屋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倒塌,他们共同创造的家和他们一起隐入尘烟。
如果没有影片字幕“画蛇添足”般的提示,电影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给人留下更多思考和回味的空间。
和那些曲高和寡、无病呻吟的文艺片相比,这部电影朴实真诚,说的是大家都听得懂的“人话”,镜头语言也是直来直去,一点儿也不做作浮夸。
虽然电影长达两个多小时,情节推动缓慢,四季变化分明(倒是符合农村的生活节奏),但我并没有觉得冗长和乏味,反而越看越沉浸其中,被男女主人公身上弥足珍贵的人性光辉深深打动。
其实电影在没有上映前,就得到了不少文化名人的推荐。但我以前被所谓的“文艺片”碾压过,伤钱又伤感情,担心自己文化底子薄,看不懂还浪费时间,因此一开始并没有考虑去欣赏这部电影。
随着电影在豆瓣和院线的评分越来越高,网上也没见到什么差评,我就觉得这部电影靠谱,值得一看——结果不仅没让我失望,还带给我不少感动和惊喜。
在被暑热和疫情折磨得筋疲力尽的当下,这部绿色、生态又营养的电影正好可以安抚情绪,给心灵补充能量,让人重新思考生活和生命的意义。
而支持好电影,就是呵护大家共同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