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日端午小长假,女儿女婿,我们自驾游崆峒山,吃过早饭,从西安出发,天刮起微风,下起濛濛细雨,我们未走高速,走国道去甘肃平凉、崆峒山。
一路经咸阳、过礼泉走乾县,永寿雨不停的下着,和风细雨,我们不紧不慢走着,一路向西,路旁有李治、武则天的陵.墓,还有丞相,公主的墓葬群,唐朝,和几个朝代的陵墓全在这一带。
那宏伟、高大如山的陵墓群代表封建王朝的兴哀史,大唐盛世如过眼烟云,帝王将相今何在,荣花富贵烟飞灰灭。
自三皇五帝,上下五千年,我中华民族经历了血雨腥风,从类人猿、新石器,到四大发明,经过漫长的一段历史发展到今天社会主义社会,这其中……。
中华儿女,前扑后续抗击外来入侵,扩疆展土。于天斗,于地斗,于人斗,我们的祖国不断强大,不断飞速发展,走向繁荣昌胜。
我们一路走,一路看,车窗外,风还在刮,雨还在下,一路往西国道上大货车太多,争先巩后,向前、向前,收割机很慢,占道不让。
你追它赶向西行驶,下雨路滑,大货车撞翻收割机,自己也被撞翻,我不断提醒女婿,开慢点,注意安全。
进入甘肃境内,车慢慢爬山,在曲里拐弯的盘山公路上飞奔,来到塬上,风停了,雨住了,太阳冲出云端,虽然是刚下过雨,火辣辣的阳光照在大地,没有一点凉意。
放眼望去,千沟万壑,满眼绿色,公路两旁,沿线苹果园一片连一片。进入经川,大棚甜瓜,漂香万里,沿途瓜农摆摊设点,看见有车辆经过,叫卖声,不绝于耳。
麦浪滚滚,好一派丰收景象,收割机隆隆的响声,响彻云端,又一个丰收年,给农民带来了希望,带来丰收的喜悦。
进入平凉市,这个西部城市,高塬上的明珠,因崆峒山而出名,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平凉回民居多,到处都有回民教堂,这些宏伟的回民建筑,精美绝伦,吸引了游客们的眼球。
进入市区,干净整洁的街道,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走进回民饭店,老板,服务生,热情好客,牛、羊肉的清香令人馋涎欲滴。
晚上住进饭店,服务员听说我们要去崆峒山,给我们介绍了行车路线,先要进服务中心,购票,然后坐中巴进山。
第二天早上,天蒙蒙亮,东方露出鱼肚色,我们就出发,来到服务中心,停好车,购票进山。
崆峒山,甘肃省、平凉市,11公里处,东瞰西安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要塞。
景区面积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集、奇、险、灵、秀自然景观,和古扑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
自古就有道源圣地,西镇奇观之美誉,其间峰恋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
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满神韵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
我们乘坐一辆中巴,车行驶在不是很宽的水泥公路上,中巴跑的飞快,不多一会就开始爬山,路越来越陡,山越来越高。汽车在盘山的上坡公路上喘着粗气,忽左、忽右急转上坡,我们为司机捏了一把汗,眼望车窗外,好像来在白云之上,烟雾在我们周围漂移,青山美景尽收眼底。
路面太窄,刚能容两辆小车会车,盘山公路,坡陡、弯急,坐在车内提心吊胆,再看司机,镇定自若。
车开的飞快,我的心提到嗓子眼,心想师傅,咱能不能开慢点,安全第一,正在胡思乱想,车就开到山顶。
我们下車四处观看,站在高处,一览众山小,沟深不见底,几十处古建筑,屋宇鳞次栉比,白云薄雾在山间缠绕。望远方,天山相连,云海之中,白云蓝天,青山古木参天庙宇在这白云青山间,仿佛进入仙境胜地。
众神腾云驾雾,让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我们先进庙烧香磕头,然后照相留念。
一位导游说,像今天这样的景观三月五月难见一回,你看今天,天气无雨带雾白云绕山间十分壮观。我们沿台阶慢慢往下,边走边看。
崆峒山,是祁连山一吕梁山,山字型构造的脊柱,贺兰山、六盘山,褶带的南延部,华北地合的西南边缘。
崆峒山是古城,一一崆峒山一一宋庄复向斜的一部分,它东则是店洼一一太统山,大台子复背斜,西侧是小黄峁山一一三关口一一沙南复背斜。
明代仿武当建,祀通微显化真人张三丰,1993年由崆峒山道教协会住:持。重修坐南三楹,奉祀彩色塑无量祖师,太己救苦真人,妙龙真人,再攀上天梯,过三关,直达绝顶皇城,亦可攀至南崖宫,绕过一线天,抵棋盘岭,再绕雷声峰,诸殿,赴皇城,拜喝崆洞山,道教圣地,领略崆峒山全貌。
自古以来,黄帝,汉武帝,朝朝代代,帝王将相,文武官员,文人墨士,都来拜山。我们从高往底走,边走边看,九宫十二院,见庙就磕头,见灯就添油。
七十二处,石府洞天,凝重典雅,站在天梯下望上一望,天山相连,下得山来,来到湖边,天水雾蒙蒙一片,天越来越阴,刚到停车场,天又下起小雨。
我们出了景区,来到服务中心,开上自己的车,一路返回,天又淅淅沥沥下起小雨,天黑来到彬县,导航指引上山,到了山上雨不下了,前面指路牌上写,“前面修路,禁止通行,导航语音提示继续行驶。
我劝女婿调头返回,导航让一直前行,又走了几里地又有禁止通行的牌子,此时导航无语,他还继续向前,前有土楞拦路,他冲过去继续……,突然前面大雾迷慢,铺天盖地,他无语只好调头。我们出了土路,天又降雨,奇怪了神仙保佑,平安下山……。
《陕西、黄陵》作者、李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