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神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所说:“生活是正着来活,却是倒着去理解。”我们在生活中的所遇所见,也是如此。先遇见了,然后往回看,寻找它来时的路,它产生的根源。也唯有倒着去理解,追本溯源,我们才能在看得明明白白后,活得洒洒脱脱,所以就有了这篇文章。
今天餐厅吃饭,问了问好久不见的小伙伴有什么打算,大都是维持现状而已。因为强大的因果律,有必要回望一下2014年,其实我在2014年前后整体的大方向还是对的,无论是考研还是考公。生物工程专业隶属于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同学都喜欢报考江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华东理工、哈工大。江南大学的发酵专业一共没招几个人,一番询问之后我们专业报考的就好几个,于是纷纷转报粮油和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女生真的特别坐得住,每天晚上学到11:00,中午不回去,江南的专业课因为学姐多多,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发酵历年真题重题率也很高,纷纷考到360以上。以至于打酱油的我在老师办公室如坐针毡,他询问每个人的初试成绩,想想有没有认识的教授同学,复试打打招呼之类的。
考研真的是考验体力和耐心,我甚至觉着做科研有时候也是如此,对于芸芸众生,智商真的占比不大,甚至有人说所谓专家就是一种训练有素的狗。
这里面还是有蛮多技巧的,比如同宿舍的选择不考数学,两门专业课历年真题的重题率特别高,三个月就可以考上华南农业;隔壁宿舍微生物专业调剂到上海交大兽医学,现在在上海一家医药外企。生科院的同学依靠专业的培训班也可以轻松去中国海洋大学。我的数二实在是太差了,备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缺乏定力,但也是过了国家线,如果报考苏州大学还是可以有学上的,实在是不愿意读双非院校了也没有调剂。被新来的辅导员忽悠签了三方就业协议和报到证,丢失了应届生身份。
在北京工作太焦灼了,雍和宫附近有个招聘会都是针对硕士博士的,希尔顿酒店举办的奔驰宝马汽车工程师招聘都是双语面试啊,我那会看到深圳航空还在北京招飞,随手就去面了一面,民航对视力要求也不是那么严格。说到这里,高三招飞参加了一次,兴许是给我体检的护士太年轻,初检血压高也没有复检。大二还有针对理工科的南航大改驾招飞,到市南区初检,因上站大体检和期末考试冲突也作罢。人对未知的东西总是感到恐惧和不安,实际上都是自己给自己设的套。
我就再次尝试国考海关,考研北生所,额,那年整体的状态很不好,全军覆没。。。
2014 年就回老家一国企工作了,种种落差也是让我很难适应。
但是两次省考考运特别好,尤其要说的是4月份的安徽省笔试联考,我从来没有这么心态平和过,面试当天随口问了问上午场的同学题目,即便是相亲认识没多久的护士L整天摧残我,也没影响我的面试发挥。历经笔试、面试、体测、体检、二次体检和好多人一起喝葡萄糖,去拿政审材料。这真的是我人生中克尔凯郭尔所言非此即彼的决定,说到这里,雷思温和刘玮老师讲存在主义的时候,好的听众恨不得可以写一篇毕业论文出来,女生读文科硕士真好,不用做实验,读读书和文献就好。
那时候还特别害怕记入诚信档案,万一不去报道,招录我的负责人找来一领导说这是我们最大的官了,沟通后带着政审介绍信回老家,可我明天还要参加老家的面试呢,坐夜里的火车从合肥去济南参加山东省的面试,这里充分体验到了什么叫惊险的一跃,恐惧与颤栗。
山东这边的面试虽然一般,坐了一夜火车累成狗去答题好了才怪,但是笔试成绩还好啊,紧接着寄过去了放弃录用声明,不知道那边会不会补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