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又重温了一遍《傲慢与偏见》,这是我第一次看电影版的。纸质版的书看过很多遍——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了,简直百看不厌。
当时因为抱着很高的期待,希望它能像书本里的故事一样精彩,所以看的过程中很紧张,生怕自己会失望。好在我对电影了解不深,要求不高,总得来说是满意的——扯远了,跟电影内容和我的心情关系不大。
每回看这本书的时候,都能看到不同的东西,会有不同的想法。不变的是对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喜爱。
因为这本书我爱上了简·奥斯汀,并将她视为女神,还特地去搜了一堆资料试图对她有更深的了解,也一直心心念念要去看《Becoming Jane》,在她的故事中知道了她很多小说其实就是以自己和汤姆的为原型而立的。
在知道伊丽莎白和达西就是简最深切的愿望寄托之后,我怀着更丰富与更崇敬的心态去看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变得更加精彩,我也更加喜欢伊丽莎白跟达西这对可爱的情人了。
伊丽莎白与达西自相识而不和,就像简与汤姆那样一见面就要掐起来,互相看对方不顺眼。后来矛盾一点点化解,两人的本性相似地善良,加之伊丽莎白的真诚打动了达西,并且达西的真挚感动了伊丽莎白,终于二人修成正果。其实简与汤姆倘若不是为生活所迫,定也会是一场佳话,当然,这只是我内心的遗憾,都是后话了。
看完电影,感动之余,我又想了下达西为何会爱上伊丽莎白,伊丽莎白又如何爱上达西的。
达西在舞会上因为性格原因不愿与各位小姐去跳舞,甚至以一种使人难堪的方式拒绝了伊丽莎白变相的主动邀请。这对达西来说可能只是很正常的事情,可对伊丽莎白开说简直错误的不得了。达西又看似无心地说了伊丽莎白的坏话,还恰好被听到了,好的,在伊丽莎白那里,第一印象分要扣完了。
率真的伊丽莎白便开始有意无意表达出自己的不满,而她的率真却让达西慢慢爱上她了。这可真了不起。
达西这种出身优渥的贵族,又拥有着大笔家产,却爱上了伊丽莎白这个被凯瑟琳夫人称之为“贱民”的人。看似大逆不道,可我真心觉得皆大欢喜。我与班特纳先生想法一样。我觉得伊丽莎白优秀的不得了,除了达西真的没人配得上她了。
以前不知在哪里看了一句话,“只有王后才配得上国王”,这句话也就是说“你是谁决定了你会遇到谁”,看完特别认同。所谓“跟着蜜蜂找花朵,跟着苍蝇找厕所”,你是怎样的人就会有怎样的生活,就会碰到怎样的人跟你一起生活。
有个词叫什么来着,对对对就是那个“门当户对”,别整天想着什么都不干,就傍着一大款了,从此走上人生巅峰。你觉得可能不?可能性当然有了,那我说我明天去买一彩票马上就中五百万还有可能性呢。咱现实点好不好,看看可能性的大小再说话好不好?
达西怎么就看上伊丽莎白了?因为她好呗。
伊丽莎白怎么就看上达西了?因为他好呗。
反正故事结束的时候我完全把自己带进去了,我简直要爱上达西先生了。这才有了想成为伊丽莎白的想法,不然凭什么能让达西拜倒在我的牛仔裤下?
我觉得这个比励志鸡汤还有用,因为鸡汤看完管不了多长时间,努力不了几天立马被打会原形。故事不一样,只想你愿意想,它会一直萦绕于你的脑中,挥之不去,无形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你的初衷。
是的,只有王后才能配得上国王,只有伊丽莎白才能收服达西。每个姑娘都是可以成为伊丽莎白的。当成为伊丽莎白以后,你就不会介意达西是不是爱你了,因为你已经得到自己想要的了。
我好想成为伊丽莎白,然后嫁给达西先生。
我好想成为伊丽莎白,然后不嫁给达西先生也没关系,因为我已经成为了伊丽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