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同事头脑风暴谈网点建设的一个风险点,寻找损失产生的原因时,东一头,西一头,总是不得要领。想放弃的时候,却又总觉得哪里不对。讨论进入混乱不堪,不得要领的局面。突然,一位同事说,“我们一定是漏掉了某一点。”
一语提醒大家,整个讨论就简单地归集为寻找这一点,终于得出结论:是漏掉了追偿这一点才导致的损失。
道理越辩越明,探案越究越乱。
当你觉得哪里不对的时候,一定是漏掉了某一点。
01
《唐人街探案》中,秦风探案,大功告成后,看到了颂帕去的酒吧的名字,才觉得哪里不对。
一定是漏掉了某一点,真相不是他看到的。
他仔细思忖,前后联系,颂帕之死的主谋竟然是那个看似天真烂漫的小姑娘,思诺。如果要追究思诺罪行的话,一定是我刚学会的“传授犯罪方法罪。”
探案为了真相,侦探的直觉被神化了些,但是有一点还是不容忽略,那就是侦探对感觉不对的地方会深究不放手,各种查漏补缺,各种思考补救,努力去找到那漏掉的某一点。
生活中没有真相,只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使觉得不对了,谁又会对自己负责呢?
谁会关心那关键的漏掉的某一点呢?
02
有胸肌的岩哥是我朋友,能练出肌肉的肌肉男是勤奋男,吃苦耐劳,无所畏惧,近日与我聊工作中的潜在变迁。
“你想动一动吗?”
“想啊,在一个职位上干的太久,应该要动一动啊。”
“你试过让自己动一动了吗?”
“怎么试?”
“那你想怎么动?”
没想过,但是不动又不甘心。
胸中堵塞,哪里不对?
那他肯定漏掉了某一点。
爱因斯坦的神经错乱理论:
一个人在得到相同结果的情况下还在不断地重复做一件事。
“说人话。”
“好吧。你明明知道复制过去的工作方式仍旧会是不动,你却还在复制。你明明知道想得到不同的结果就需要尝新,你却舍弃尝新。不改变,还不甘心。”
这就是漏掉的那一点,但知道了又如何?
有几个人在获得真相后会真的去查漏补缺呢?
03
被人奉为最高级别的学霸一定被神化为:掌握了最得心应手的学习方法,轻飘飘地学学,能轻松打通关,拿最高的奖励,享最崇高的荣誉。
我曾经也崇拜过这样的学霸级人物,我同学的哥哥。他的不学习和他的好成绩被传得神乎其神。听太多这样神话般的故事是对身心有害的。故事形成的深度辐射,导致我高中很长一段时期的学习,都陷入深深的不得其法的自责当中,心堵的很。
盲目地自责与泄气,让我在学习时间内思想负担过重,学习效率降低,该勤奋的时候却叹息,暗悔自己不争气。
至于学习提高不起来的原因,漏掉不计。
其实我是真的漏掉了某一点。
我现在才明白,世界上没有真正的不学习的学霸。学霸不胡思乱想,勤奋刻苦的高效率,始终不被大家破译,是真的没有查到那一点吗?错,是明知道却忽略不计。
勤能补拙。
勤奋是漏掉的那一点。
保持勤奋,保持变换勤奋的方向,填充勤奋的内容,始终是学霸造成与非学霸差距的武器。
学霸已成学霸,还在勤奋。
比我优秀的人还在努力。
那你我还要沉浸在不改变,不甘心的状态中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