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读《人生的智慧》这本哲学入门著作,同时摘录了书中很多对我有所启发的句子。其中,让我最为印象深刻的一句,要属叔本华在阐述“人是什么”时,提出的两种互为对立的人生状态:
对生活稍有了解就能明白: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最大的敌人。
见: 美国《独立宣言》开篇就说,“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但是,真理归真理,其实它和幸福一样,是需要人去主动探索和追求的。反观当时普罗大众的现实生活,水深火热自是不言而喻。所以人们首先绘构出一副未来蓝图,并且让人人能够达成“生而平等,追求幸福”的共识,然后朝着这个共同目标努力奋进。
然而,历史的车轮走到今天,人们仍旧迈步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说个不恰当的比喻,人就像一头驴子,真理是悬在前方的草稞,身后是滚滚的时间长河。有些人明明知道,草稞可能永远也无法得到,但他们依然自愿前进,主动选择于痛苦之中继续挣扎;还有另外一些早已停下的人,无论他们是否得知真相,在漫漫无尽的时间长河里,总有一天生活会被无聊填满。
好像每个人活在世间,都注定要像西西弗斯那样,推着命运这块巨石上山。要么无聊,要么痛苦。
感:回归到平常人的日常生活,这两种生活状态更是显而易见。人们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持续地左右摇摆,一刻也不曾停歇。拿我自己来说,自从2017年开通个人微信公众号以来,断断续续也写了近两年的时间。但我至今还是不太明白,我凭什么以及为什么能够坚持到现在。我想,归因于无聊可能最为适合,加之也没有什么个人爱好。如果看小说算是一个的话,我也是从大二才真正开始养成读书习惯,而且是为了逃避考试和学习。
写字也一样,我不太擅长用语言的方式表达,所以文字就成了我表达自我的另一个窗口。虽然过程有时也会比较痛苦,但我更加享受写完之后的那种畅快。不论是有感而发的生活记录,还是像现在一样堆砌辞藻的所谓创作新方式,只要能把结尾写完,就算写得再烂内心也会油然而生出一种成就感,而且我也不在乎花费了多少时间。在兴奋且自恋地一遍一遍地欣赏完自己的作品后,最后总也免不了无所事事,慢慢沦陷在刷新阅读量的相关数据中。
读小说和看电影类似,我总是故意挑选那些看起来甚是深刻的作品,然后在看完之后一个人愤愤不平。越无聊越是要看,越看就越痛苦,越是痛苦越想多看——就这样一遍一遍地循环往复。
思:可不可以不要再看禁片?可不可以不要再继续写下去?我曾多次这样责问自己,我也尝试着看些搞笑的综艺节目,也有玩游戏、刷短视频一直到第二天天亮。但无一例外,这样的做法只会徒增一种空虚感之外,别无其他。我甚至不好判断,这是否属于即时满足感的后续影响。我只能说,相较于无聊,我宁愿痛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无聊就会从此离我远去。
痛苦和无聊分别位于人生天平的左右两端,我一直都在尝试,想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一劳永逸的动态平衡点,刚好可以维持“不那么无聊,也不那么痛苦”的中间态。在我看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一种幸福且和谐的人生态度。
然而,叔本华却告诉我,追求幸福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真正的、最大的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状态。
行:原来,所谓幸福只是尽可能地避免痛苦。与其追求不确定的、否定性的幸福,倒不如反过来,战胜幸福的两大敌人——痛苦和无聊。
既不沦陷于无聊,也不受制于痛苦。人生苦短,幸福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