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醒来,舍不得懒床,尽管眼前一片陌生,还是决定出去走走。
街道当然不够平坦,顺着地势,上上下下。
早餐摊上冒着热气,就餐的大多是住客,拖着行李箱,匆匆从客栈出来,赶着下一站的行程。
路上很少看到晨练的人,感觉还没有小长葛晨起锻炼的人多。也许他们有晨练的场所,只不过我没找到地方而已。
虽然才五月中旬,但这里的温度比得上家里7月份的高温——晨起低温达28度至31度,中午更是不用说,湿腻的感觉。
“少不入川”,是因为这里的生活节奏慢。这话应该没错吧,作为全国第三大城市,六点以后有些街道前一晚的垃圾还没清理,树叶、垃圾混在一起,就那么丢在地上,油腻腻的地面,火锅的味道,湿热的空气,哪有我们大许昌舒服啊。
看不到骑着单车匆匆上班的人群,也许人们在以其他的方式上班吧。
上午在学习时间
龚雄飞
密集的追问,琐碎的引导,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掩盖了低效的实质。
教学案例
教师对“烤鸭的动词”红笔标注,暗示学生领会这些词语的美,强制学生按老师的思路思考问题。学生失去思考的自由!
满堂问控制学生思维,这种行为可以概括为一个成语:《请君入瓮》。
孔子言论中可以得出这样的思考:学生没有困惑,不能启发:学生没有错误,就不能引导。(引蛇出洞,把学生的问题引出来)
此案例告诉我们,先学后导才能暴露学生的问题,了解学生错误的原因,引蛇出洞,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瞄准学生真实的问题,精准教学,解决问题。
精准教学遇到的问题:班级教学制,解决的途径:学习共同体——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学生不仅是学习者,还是同伴发展的促进者,这就产生了新的课堂:学本教学
合作学习来源于中国古代
中国的汉字“人”,是互相支撑、相互扶持才可以成为“人”;如果分开就成了“八”。
什么是自学:
导学案的两大误区:
导学案的开发原则:
案例:导学案不是例题出示,而是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呈现。
学生学习,要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掌握知识原理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导学案要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问题设计导向。教学重点和难点。
习惯性的碎问,是课堂中的常态。简单的追问也很普遍。
主问题导学案《三个儿子》(人教版二年级)教学案例分析
填空,小组展示。
任何词语必须回到文本中去才有生命力!
理科使用。
小组交流
王瑞娟反思:
联系自己的课堂《渔夫的故事》,板块教学,主问题教学都有所渗透,但是没有充分做到以学定教,有“强行拖拽”的意识,还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张红勤:
创新就是模仿,在模仿的基础上如何实施与设计创新。
反思:
龚院长通过结合自己数十年的教育教学与办学管理经验,理论联系实际,针对目前国内中小学校课堂教学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了卓越课堂的一个模式,即先学后导、互助展评;三大特征,即先学、互助、展评;三中心,即学生中心、学习中心和体验中心的核心观念。给我们思想带来巨大共鸣的同时,也为我们下一步开展高效教学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参考。结合目前自己课堂教学实际,深入反思龚院长所提出的观点,很多地方都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我就自己印象深刻的几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学生先学。
龚院长在卓越课堂中提出了先学后导的模式。先学即学生自主学习,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自主学习把学生激活而不是教死,是为了避免思维方式的单一化、同质化、模式化。这也是为什么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区别所在,在传统教育中提倡“先教”,而现代教育中提倡“先学”。龚院长同时提出了在学生先学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好三个问题,即自主学习的时间、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自主学习的工具。尤其要注重解决好自主学习的工具问题,现行中小学校注重导学案或者导学单,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工具。
二、关于导学案。
在谈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龚院长针对目前国内中小学校导学案或导学单开展自主教学进行了剖析,并指出导学单的开发原则是功能导学化,即要做到导学问题化、问题思维化、思维品质化。在导学案或者导学单的运用过程中,要避免其使用泛化和功能虚化两大误区,要强化导学案的自学引导功能,要将习题化导学案改为问题化导学案,将学案的后侧性检验改为前瞻性引导。
三、关于小组合作学习。
龚院长在讲座中阐述了小组合作学习,提出了合作学习的三种有效方式——知识互查式合作、活动互助式合作、问题互解式合作。明确了三种合作方式具体应用场合。知识互查式合作主要用于巩固强化基础知识,依靠小组,做到堂堂清、人人清。三种合作方式的运用均需明确分工、强化成员职责,做到人人有事做。明确了适宜合作学习的情形:首先是基本能够达成共识的;其次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最后问题要具有一定难度,能激发学生思维兴奋点。
合作学习有利于矫正传统学习方式所带来的固步自封的缺陷,倡导竞争中的协作,改变畸形的竞争文化;有利于弥补教师群体化教学所带来的辅导不足与指导不力,确立学生是最大教育资源的新理念,形成“点对点”的精准帮扶机制与管理格局;有利于改变传统讲授型课堂的教师主讲、学生接收、生生独立的局面。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防止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避免合作学习的边缘化、浅层化、低质化现象。
四、关于展评学习。
展评式的学习即展学,有利于调动学生之间围绕问题开展讨论、互动,具有学习激励、学习反馈、学习提升职能。龚院长针对目前展学环节存在的优生展示多差生展示少,被动展示多主动展示少,知识性问题展示多思维展示少,简单展示多有效提升少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一是加强评价指导,走向展评一体,在生生互动中实现展学增值;二是活化导学方式,走向展导一体,在师生互动中实现增值。
在学校打算推广高效课堂,提高课堂实效的教学改革背景下,龚院长带来的卓越课堂的全新理念和可行的方式方法,带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反观自己的课堂教学,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自己也越来越知道到底该怎么教学。一堂高效的课堂,首先必须有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也就是一节课所要解决的主问题。围绕这个主问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诸如小组教学、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真正把课堂归还给学生,让他们乐学、愿学,做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