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尤其是女生)都被这样推销过,而且我们往往还真会觉得说得很有道理。这种销售技巧其实利用了心理学上的“狄德罗效应”。即人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会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壹【概述】
狄德罗效应,是由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发现。狄德罗效应是一种常见的“愈得愈不足效应”,在没有得到某种东西时,心里很平稳,而一旦得到了,却变得不满足了。
18世纪,欧洲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法国人丹尼斯·狄德罗正是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才华横溢,不仅主持编纂了《科学、美术与工艺百科全书》 ,还在文学、艺术、哲学等诸多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思想巨人。
有一天,一位朋友送给狄德罗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长袍,狄德罗非常喜欢。于是,他马上将旧的长袍丢弃,穿上了新长袍。可是不久之后,他就产生了烦恼。因为当他穿着华贵的长袍在书房里踱来踱去时,越踱越觉得那张自己用了好久的办公桌破旧不堪,而且风格也不对。这样的东西,怎么能够跟自己身上这件漂亮的长袍相搭配呢?于是,狄德罗叫来了仆人,让他去市场上买一张与新长袍相搭配的新办公桌。当办公桌买来之后,狄德罗神气十足地看着自己的新书房。可是他马上发现了新的问题:挂在书房墙上的花毯针脚粗得吓人,与新的办公桌不配套!狄德罗马上打发仆人买来了新挂毯。可是,没过多久,他又发现椅子、雕像、书架、闹钟等摆设都显得与挂上新挂毯后的房间不协调,需要更换。慢慢地,旧物件挨个都更新完了,狄德罗得到了一个神气十足的书房。
这时,这位哲人突然发现“自己居然被一件长袍胁迫了”,更换了那么多他原本无意更换的东西。于是,狄德罗十分后悔自己丢弃了旧长袍。他还把这种感觉写成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丢掉旧长袍之后的烦恼》。
整整过了两百年之后,在1988年,美国人格兰特·麦克莱肯读了这篇文章,感慨颇多。他认为这一个案具有典型意义,集中揭示了消费品之间的协调统一的文化现象,并借用狄德罗的名义,将这一类现象概括为“狄德罗效应”。后来,《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中对新睡袍导致新书房、新领带导致新西装的攀升消费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此后,“狄德罗效应”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且被运用了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我们最熟悉的应该是纣为象箸的故事:纣王用象牙做了一双筷子,太师箕子看到了感到恐惧。他认为:象牙筷子肯定不会放在普通的酒杯旁边,必然要用犀牛角和玉做的杯子。用象牙筷子玉杯子不可能会以豆子豆叶这样的普通蔬菜作为食物,那么必然是牦牛、大象这样的珍馐佳肴。吃了珍馐佳肴肯定不会穿粗布短衣在茅屋下用餐,肯定是绫罗绸缎的衣服无数,房子做得很大台筑得很高。我担心他的结局,所以害怕他的开始。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商在纣王酒池肉林的奢靡生活中走向灭亡。
这个故事通常用来揭示“见微而知著”的道理,说明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相互联系的。明智的人们往往可以从事物的开端预见到事物的发展甚至结局。告诉我们人要严格要求自己,即使是在小事上也不能过度放纵了自己,要学会防微杜渐。狄德罗效应则是从人的内心角度表述“愈得愈不满”的情况。两个故事两个角度,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欲望是如何一步步被放纵的,也让我们有机会学习如何防止这种事情的发生。
贰【狄德罗效应的应用】
狄德罗效应也称为“配套效应”,它反映了人们的一种对和谐的追求。在人们的观念里,高雅的长袍是富贵的象征,应该与高档的家具、华贵的地毯、豪华的住宅相配套,否则就会使主人感到“很不舒服”。这种“配套效应”在事物的联系中为整个事物的发展提供了动因,从而促进了周围事物的变化发展和更新。
狄德罗效应在生活中可谓屡见不鲜。在服饰消费中,人们会重视帽子、围巾、上衣、裤子、袜子、鞋子、首饰、手表等物品之间在色彩、款式上的相互搭配。在装修时,我们会注重家具、灯具、厨具、地板、电器、艺术品和整体风格之间的和谐统一。这些都是为了实现“配套”,达到一种和谐。
人们分到或买到一套新住宅,为了配套,总是要大肆装修一番,铺上大理石或木地板后,自然要以黑白木封墙再安装像样的灯池;四壁豪华后自然还要配红木等硬木家具;出入这样的住宅,显然不能再破衣烂衫,必定要“拿得出手”的衣服与鞋袜;就此“狄德罗”下去,有的也就觉得男主人或女主人不够配套,遂走上了离妻换夫的路子。
生产厂家和商场可谓最善于利用狄德罗效应了。狄德罗效应的核心并不在于那件新长袍的风格样式,而在于它所象征的一种生活方式,后面的一切都是为了这种生活方式的完整构成。所以,厂家和商家往往会想方设法,利用这一效应来推销自己的商品。他们会告诉你这些商品是如何如何与你的气质相配,如何如何符合你的档次,等等。总之一句话,它们都是你不能不拥有的“狄德罗商品”。比方说,劳力士手表和宝马汽车都宣称自己是成功和地位的标志,所以如果你拥有了一块劳力士手表,那么你就应该考虑以宝马代步,这样才不会失掉自己的“面子”。
今年来知识产业也开始用这个套路,比如收费高昂的各种培训班,“总裁班”“精英班”,好像不参加这种班就不配当总裁了。
叁【如何摆脱狄德罗效应】
如何才能摆脱“狄德罗效应”的摆布呢?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他的处理方式。
有一天,几位学生怂恿苏格拉底去热闹的集市逛一逛。他们七嘴八舌地说:“集市里的东西可多了,有很多好听的、好看的和好玩的,有数不清的新鲜玩意儿,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东西应有尽有。您如果去了,一定会满载而归。”他想了想,同意了学生的建议,决定去看一看。
第二天,苏格拉底一进课堂,学生们立刻围了上来,热情地请他讲一讲集市之行的收获。他看着大家,停顿了一下说:“此行我的确有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随后,苏格拉底说了这样的话:“当我们为奢侈的生活而疲于奔波的时候,幸福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幸福的生活往往很简单,比如最好的房间,就是必需的物品一个也不少,没用的物品一个也不多。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狄德罗效应给我们一种启示就是:对于那些非必需的东西尽量不要。因为如果你接受了一件,那么外界的和心理的压力会使你不断地接受更多“很配套”但非必需的东西。
肆【积极意义】
1.相信我可以配得上华贵的袍子。在这里,我们把“狄德罗的袍子”看做是更高更好的追求。人们在树立了远大理想抱负的时候,就会逼着自己摆脱落后的现状,去积极追求更好的生活。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大多数人一辈子甘于披着贫穷的外衣,告诉自己,这就是命运。那些之所以成功的人,正是坚信自己一定能摆脱贫穷命运,正是因为他们有勇气相信自己是穿华贵袍子的人,是值得享受更美好生活的人,勇于去追求和创造,才拥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更美好的生活。
相信自己值得过更好的生活,相信自己配得上带一块名表,挎一款名包,从小处开始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质,人生就会慢慢往上走。(同时要有足够的自控力,不要过度消费。)
2.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步完善目标。缺乏自信心的人往往会在一开始就说:“你看,我什么都做不好,我没有任何优点,我一事无成。”可是谁的成就是一蹴而就的呢?灰心丧气的时候想一想孩童的牙牙学语、蹒·学步,成功的经验都是一步一个脚印,从一点一滴积攒起来的。先有了“袍子”,再换“沙发”、“地毯”,最后换“房子”,为自己建立一个逐步上升的目标等级,美好的生活就这样逐步地实现了。
伍【总结】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而欲望没有善恶好坏,就看是欲望控制着你,还是你控制着欲望。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必然会越来越好,甚至我们都不能想象几十年后的生活会发生多大的变化。上一代人年轻的时候追求的“高配生活”现在还剩下多少元素?当年的狄德罗效应应该是这样的:买了一个墨镜,需要配套一件花上衣,一条喇叭裤,一双尖头皮鞋,左手大哥大右手BB机,钱再多的“高端生活”估计就是再配个桑塔纳。现在除了墨镜(升级版)和小汽车(升级版)还有,其他的一个也没留下。而那一代人现在的生活还在继续。如果当年他们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屯了一柜子最新的花上衣、喇叭裤、尖头皮鞋、大哥大、BB机之类的东西,现在还能做什么用?
所以,生活要追求的是必需品,升级也是在必需品上升级。还是那句话,对于非必须的东西尽量不要。
最好的房间,就是必需的物品一个也不少,没用的物品一个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