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就在很多报道火情的新闻中度过,今天偶然和人提起,关于清明节是否要烧纸给去世的人。
在这件事上我是个矛盾体。
一方面,我是个唯物主义者,比如在墓碑前,是很难哭出来的,因为唯物主义告诉我们,那里面是一堆骨架和木板。
所以祭奠去世的人这个形式,更喜欢送鲜花,代表了我在此间甚好,请勿牵挂。
另一方面,我极其怕黑,黑暗给我很多的想象空间,所有之前读过的可怕的句子,都幻化成图景在脑海里,甚至我会觉得就在身边围绕。
理智的声音会告诉胆小的自己,那都是不可能存在的,鬼和我怕的东西都是想出来的。
关于烧纸祭祀的习俗,我查了资料,有两个来历。
来历一
据说,古代有位秀才,名叫辛孝堂。家里非常穷,母亲去世后连副棺材都买不起,只好把尸体停放在家中。
有一次,一位好友问他,为什么不把母亲的尸体埋葬,他实在不好意思说没钱葬母,只好说:“母亲是我唯一的亲人,我们相依为命几十年了,现在母亲去世,可我实在舍不得她离开,我想留她在家里,多陪她几天,尽尽孝心。”
好友觉得他说的有理,是个孝子。这事传开后,人们纷纷效仿,亲人过世后,都尽量把尸体停在家中,时间越长,越以表示孝心。
有一天,县令的母亲去世了,正值天气炎热,放在家里是不妥的,不放一段时间,又怕手下人说他不孝,想来思去,便想把老母的尸体放到嗽嘛庙里去让和尚守着,经常去看看,同样也尽了孝。
于是将尸体抬进嗽嘛庙,对主持说“老夫人一生信佛,抬到庙里更好超度。”老和尚终日佛事缠身,没时间看管尸体,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和尚。
小和尚陪着死人实在害怕,两天过后,死人身上发出臭味熏得他实在受不了,就拉来几把稻草在房内烧烧,以冲淡些臭气。
稻草烧完了,天还没有亮,小和尚又找了些黄纸接着烧。烧到天亮时,师父陪着县令来了,问他烧纸干什么 。吓得小和尚说不出话 ,老和尚忙说,“老爷 ,这不是烧纸,是给老太太往阴间送钱,因为阴间用的钱,全是阳间的纸”。
从此,人们相信纸钱就是阴间的钱。为了表示对死者的追悼,人们常常烧纸钱送给亡灵。
来历二
丧仪以及祭奠先人要烧纸的习俗是怎样来的?
传说,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天下轰动,名利双收。蔡伦的嫂子见了眼红,逼使蔡伦的哥哥蔡莫学造纸,蔡莫未得要领就背着弟弟自己造起纸来,造出的纸又黑又粗,无人来买,堆积满屋。
蔡伦的嫂子深感内疚,急火攻心突然死亡,蔡莫一气之下,就在妻子灵前烧起纸来,烧着烧着听见妻子在棺材里喊:“开门,开开门!”人们打开棺盖,蔡莫妻子坐了起来,嘴里还叨咕说:“阳间有钱通四海,阴间用纸做买卖。不是丈夫把纸烧,谁还肯放我回来。”
后来逢人便说,我死了,小鬼把我送到阎王殿,阎王让我去受罪,在途中我丈夫烧了纸,送了钱,小鬼们就争抢起来,他们拿到了钱,就把我从地狱中放回来了。
这样,蔡莫造的纸能在阴间当钱使的消息很快传开,原来堆积如山的纸就被抢购一空。蔡莫知道是妻子为了卖纸,特意装死,也没深怪于她。
由此,丧家烧纸的习俗就流传下来,至今民间丧祭烧的还是较黑的粗糙纸,俗称“斗底纸”、“升底纸”。
所以,烧纸这项旧俗,是为了尽孝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表达对死者的追悼。
但是每天看新闻报道里,有那么多的火灾隐患,我们或许可以换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意。
送束鲜花,给树培培土,都是不错的表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