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刚开始找来这本书看,一是它的书名的确很吸引我,二是权威人士的推荐。但仔细看这本书,还是觉得这本书不错,它指出了一些当下职场生活中我们所推崇的东西的误区所在,并提供了几个重要的规则。正如书中所言,对待有着强大说服力的人,我们得看他做的,而不是说的。
因为当他完成这一件事或所取得的成就时,在传达给别人经验的时候其实是在表述一种结果,“就是以这样的状态,我做成了很多事!”而对过去的所做的和所带有的观念导致事件成功的因素并不能全部包括,有时往往会刻意突出某一点,强调某一点很重要很重要,最终成为一句“受教者”群体的教条,让他们机械地按照教条去生活,最终并不能让他们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和实现要达到的目的。
我们必须学会摆脱这样的误区,别把自己活成是别人教导出来的。
套用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课的观点,“生命的意义就是成为你自己,活出自己”我们目前所遵循的原则其实不一定是自己那么去想的,只是觉得别人说的对,就按照那个观念的去遵守。但是如果不去深究其中是否存在问题,在某种情况下是否同样适用的?而一味地坚持某种错误的执念,那无疑是将自己陷入怎样尴尬的境地啊!
这本书就是在讲述关于这方面的澄清,诸如要追随自己的激情,做你爱做的事情、热爱你所从事的工作,你将能取得伟大的成就…………甚至一些职业咨询也会传达这样的观念:你要热爱你的工作…………”连乔布斯在演讲中都在传达这样的说法。当这其实是一句口号式的让人自我感觉良好的假设,本身对对每一个职场中刚起步或正遭受困惑的人并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帮助。只是教了一些小窍门来哄自己开心!
激情是精通的副产品,而不是主观上获得
激情只是精通的副产品,就是说一件事你擅长并有能力做好它。就会让你产生很大的激情。如果颠倒顺序,主动式的发挥激情,反而成了一时的头脑发热,是没有任何指导意义的。我们越是关注于热爱自己所做的事情,最后越不喜欢去做。因为那样的喜欢,即所谓对这件事的“激情”,会变成一种强迫和刻意,是得不到正向结果的。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 ,不管是在工作场合还是在其他场合 ,如果想要获得动机 ,你都要满足三种基本的心理需求 ,即自主、胜任、归属
这才是我们面对职场应该有的科学态度,而不是被尊崇那些权威人士和成功人士的激情论所误导。作家丹尼尔 ·平克 ( D a n i e l P i n k )在讨论他的著作 《驱动力 》 ( D r i v e )时告诉听众 ,过去两年他一直在研究人类行为动机的科学 。 “我可以告诉你 , (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这两者相差悬殊 , ”他说 , “如果你学习过一些科学课程 ,你会发现 ,科学知识和商业行为之间有条鸿沟 。 ”他所说的 “科学知识 ”指的是一个有着 4 0年历史的理论框架 ——“自我决定理论 ” ( S e l f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T h e o r y , S D T ) 。可以说 ,对于 “为什么有些追求能给人动力而有些不能 ”这个问题 ,这是目前科学给出的最佳解答 :
自主 :感觉对自己的生活拥有控制力 ,并且感觉自己的所作所为是重要的 。
胜任 :感觉自己擅长于自己所做的事情 。
归属 :感觉自己能与他人建立联系 。
书中提到“这一问题研究得越多 ,便越发注意到 :激情假设让人们相信某种有魔力的 “正确 ”职业正等着他们 ,而且一旦找到了 ,他们就会立即认出来 :那就是他们注定要做的工作 。当然了 ,问题是 ,当他们没找到时 ,糟糕的事情就会随之而来 ,比如不断跳槽以及后果严重的自我怀疑 。”我觉得这本书讲得很透彻,关于激情假设,原先对人的误导是很大的。
在这一过程中,其实工匠思维胜过激情思维
工匠思维是对待职业生涯的一种方式 ;是以产出为中心的职业观 ,关注自己给世界 (工作 )带来的价值 。这种思维对于打造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至关重要 。
“工匠思维关注自己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而激情思维则关注世界能给自己带来什么”
工匠思维提倡像真正的艺人一样对待工作,通过实际的一步步刻意练习、磨练技能,才能达到优秀到不能被忽视。事后也往往有激情的产生。所以工匠思维胜过激情思维,是因为激情思维有时会让自己空有激情,却没有脚踏实地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没有离目标更近一步的实际行动,很难坚持下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