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桃花源,会深刻理解到一篇文章的影响有多大,景区各处都在播放《桃花源记》的朗诵,景区称“欢迎您来到心灵的故乡”。我们炎黄子孙,每个人都有一个世外桃源梦。
误入人间仙境,穿越世外桃源。
“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景区有远近桥,桃花林,芳草厅,缤纷厅景点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景区的进口就是这样一个山洞。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在景区的豁然厅可以看到的田园风光。
“远近桥”“芳草亭”“缤纷亭”“豁然台”,赏美文挑重点看景点,赏景点挑重点读美文,我们一行兴致盎然地用词句对应景点,用景点对应词句,还把“五柳馆”对上陶渊明,“陋室”“佳致亭”对上刘禹锡,就这样,我们在美妙的“时光隧道”中穿行,既沉醉于美丽的景色,又沉醉于温馨的词句,这既是心情愉快的自然之旅,又是缘分契合的灵魂之旅。
陶渊明当年居九江,在他的想象中,是一个武陵渔人发现了这个世外桃源,按照当时的交通条件,武陵人所到之处,当然在武陵附近,可见当年的武陵,就以富庶安定出名。想象不会凭空产生,总有现实的影子。他想象出在离武陵人不远的桃源有一个和谐幸福的社会,他的这种想象是炎黄子孙们几千年来共同的理想。
“桃花源”按照《桃花源记》打造出人文景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走出桃花源,这些景区中的景象,是随处可见的,行走桃花源中,就像行走在江南的某个家乡,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桃林那里的竹柳,我们多么熟悉亲切啊。我们不是桃源中人,胜似桃源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