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推动工作的根本遵循。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对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意义。
深化认识,明确政绩观的核心要义。政绩观是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导向,它关乎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正确政绩观的核心要义在于坚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追求实效。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政绩不是短期内的表面成绩,而是长期稳定的、有利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发展成果。因此,在追求政绩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
强化实践,将正确政绩观贯穿于工作全过程。领导干部要在实际工作中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导向,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其次,要注重工作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善于运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还要注重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坚守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做到廉洁奉公、勤政为民。
加强监督,确保正确政绩观得到有效落实。正确政绩观的落实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始终坚持正确政绩观。同时,还要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将正确政绩观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中,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对于违反正确政绩观的行为,要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以儆效尤。
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只有始终坚持正确政绩观,才能确保工作的正确方向,才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才能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委组织部 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