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学习孟子第四十三课---孟子的修行法要与智仁勇内在建设(壹),无原文。
Alice的分享如下:
闻: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知善知恶,智之端也。彼辞,淫辞,邪辞,遁辞。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思:王阳明对聋哑人的故事(汝不能听闻,心上能听闻否?心既能听闻,能听善恶否?这知善知恶便是觉,内心中能听见善恶的声音,以及听善恶声音之后所产生的力量的源泉。)知善知恶,知是知非是我们的心念是当下,不是知识。如果不知道,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执著。所有一切的情绪都称为妄想,内观内心被蒙上了一层贪图享乐的灰尘,失去了是非善恶的明辨能力,人不能真正的面对自己的内心,总拿一个盾牌去挡住,就失去了智。要处在一个非常客观,无主观臆断的基础上,定在清静心上,真实面对自己,才能走出来,守清净心。对于虚伪的自己,要讨厌他。由是非之心引起的羞恶之心(就是养勇)。虽然现在的路是痛苦的,是难受的,但是挺过去就会变好。有了羞恶之心之后,就开始有了弃恶扬善的力量,当一个人决定和虚伪的自己,和令人讨厌的自己做诀别的时候,才是成长的开始,才行这一刻开始长养。羞恶之心就是义。由羞恶之心产生的勇是真正的勇,是真善美。从内心的本源上去修,(见贤而思齐),修恶之后要改过,不改过就是恬不知耻。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修:真实的面对自己的一切不足,从小事开始改起,清晨即起打扫庭除,勿以善小而不为。
艾婷的分享:
闻
学习孟子的修行法要与智仁勇内在建设之前,复习上讲内容,关键点:由内,由外。拔苗助长的故事,比喻我们很多时候从外面打鸡血,认为是浩然正气,其实是内在的种子蓬勃生长,需要有一个过程,只有明乎义才有浩然正气。知言:诐词,淫词,邪词,遁词(诐,淫,邪,遁这些都是外面的信息,懂得明辨和抵挡)。养勇,不动心,知言,浩然之气从四个方面讲,这一讲连贯来谈孟子的修行法要与这四个方面的联系。
思
孟子的修行法要与养勇,不动心,知言,浩然之气这四个方面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一. 中庸讲: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实际上只是一个,行之者一,即内在的那颗真心。内心听闻善恶,知善知恶,听得见善听得见恶,便是觉,用"觉"去看善恶对错,再去行善止恶,合诸多为一,内心当中能听见善恶之后,产生力量的源泉。知善知恶,知是知非,指我们的心,我们的当下,当下的心涌出的念头到底是善还是恶,自己是知道的;如果不能知道,是因为"我执",偏好与愤怒会影响人的判断,处在非常客观没有主观臆断时,一颗清静的心,才真正看到心念的善恶。"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知是知非,听见内心的声音,看见内心心念的心眼,心耳,即觉察,观照,内观。如果心眼与心耳蒙上了怀疑,愤怒,自己的喜好等等一切的情绪,称为妄心,如一双有色眼镜对原本的善恶失去辨别。"益友来,损友去",君子能分清楚益友损友是因为有是非善恶辨别,没有贪图享乐心,有着指出缺点的良师益友当做自己的朋友。用清静的内心去看自己的善恶,看到别人的不容易,有明白,辨别之力,真正的智慧彰显,而不是用小聪明。面对自己的内心,面对自己的真心,大智慧的源泉盖过小聪明的假面具。«礼记»里说: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通过学习,才发现自己不懂的事情很多,通过教学,才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遁形无疑,道与不通,学与不学。
二."诐词,淫词,邪词,遁词",在说的时候为什么不能觉察,为何不能控制住自己不说?
因为心不清净,没有是非辨别心,没有能力定在清净心,定在不动心。要做到不动心,有两方面: 第一,对因果的了解。第二:由是非之心引发的羞恶之心。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内心真实守住清静心,自然的规律无人能抵挡。不能真实的面对自己,做一个虚伪的自己,面对外界又变成更虚伪的自己,如滚雪球,越滚越大,其核心还是最初的核心,最终雪球还是要破裂。面对真心虽然痛苦,但往后的路越来越好走,就像受伤受感染有了脓疮,挖掉脓疮,上药,消毒就会愈合。用错误的心做再大也是错的,用真心虽然难,但挺过去就会变好,真实面对自己,守清净心,"勇"体现出来,要讨厌虚伪的自己。
三.«大学»曰:"毋自欺也。如恶恶息,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不要欺骗自己,就像厌恶恶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色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的真实,这样才能使自己心满意足。羞恶之心产生勇,"觉"就是内心的摄像机在记录我们的言行,弃恶扬善,真我成长的开始,一切美好在于德行。推动我们保持不动心的正是羞恶之心,真正的义,真正的勇,修的是义,是真,善,美,不是外在的平常的羞愧。别人开的车比你好,你感到莫名的羞愧,别人的德行比你好,你却不感到羞愧......,建立明白是非的基础上的羞恶,如果羞于物质上的攀比,就如同掉进欲望堆里,从内心本源清静的真善美上羞,从道德学问上去羞。"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这种羞恶是能够从内心滋养浩然之气的羞恶改过。知羞恶而不改过,则是恬不知耻,无用也,老油条一根,没有勇,不知耻。
四.当意识到自己错误,一丝羞恶之心升起时,是我们真正的转折点。知错下定决心改过,而不是"再等等",等就是姑息,就是纵容,降恶务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凭着羞恶之心,认识自己,深刻的改变自己,一步步建立"勇"。对自己错误的改正,忏悔,要做到北宫黝的"不肤挠,不目逃"。再痛再苦也要改,仁和礼才能实施。
修: 是非之心,善恶之心是由内在的清静之心看得明白,真正意念上的善与恶,自己的真与假,产生内在的羞恶心,和虚伪的自己开战,直面自己。鲁迅先生说过: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改正自己以养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