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先生所著《中国哲学史》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陈寅恪评此书为“取材谨严,持论精确”。《中国哲学史》基本架构已为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在学术界享有盛誉。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省唐河县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赴美,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一九二八至一九五二年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一九五二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将中国哲学史分成子学时代与经学时代,以此全书分为上下册。子学时代主要讲先秦诸子;经学时代主要是从董仲舒到康有为、谭嗣同的时代。它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著述,它采用西方哲学的形式,阐释中国哲学思想之实,使中国传统哲学成为现代学科。本书的基本框架为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许多观点亦成为学术界的定论。
以冯友兰的观点来看,中国哲学中一直是两种传统所并行的,即儒家的“入世”精神和道家的“出世”态度。正是在这两者之间不断地探寻一种平衡,完善了中国人和精神内核。
冯先生认为: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一些;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临家出世一些。而这两种趋势彼此并之,也互相补充。两者演习着一种力的平衡。这使得中国人对于入世和出世具有良好的平衡感。
中国哲学的作用或任务就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在冯先生看来,人的精神境界有四个层次,其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
读完《中国哲学简史》一书, 仿佛在中国上下几千年的思想海洋中畅游了一番。耳边时时回荡着先哲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与表述,或睿智机辩,或大巧不工,无不展示了在漫漫时间长河中中 思考与追求,引人遐思。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亦明白了对待幸福应有的态度:第一,幸福不须外求。凡物皆有道,而各得其德,凡物各有其自然之性。苟顺其自然之性,则幸福当下即是不须外求。第二,外求不为幸福。政治上社会上各种制度,由庄学之观点观之均只足以予人以痛苦。盖物之性质不相同物有一物所认为之好,不必强同,亦不可强同。物之不齐,宜即听其不齐,所谓以不齐齐之也。一切政治上社会上之制度,皆定一好以为行为之标准,使人从之,此是强不齐以使之齐,爱之适所以害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