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2015年11月11日 18:00-18:30
阅读书目:《法国文化史》罗芃 冯唐 孟华 著
阅读页码:前言
阅读目标:了解法国文化史
书摘:对于我们中国读者,法兰西文化无疑属于两三种最熟悉的西方文化。从最浅的层次说,饮食烹饪方面,人人都知道“马克西姆”餐厅“王朝”葡萄酒、“大磨坊”面包。时装方面,人人都知道皮埃尔·卡丹。影视娱乐方面,上了年纪的人不敢说年轻的大概没有人不知道阿兰·德隆、贝尔蒙多、施奈德、德帕迪厄从稍深的层次说,法国的重要历史人物,政治家如拿破仑戴高乐,思想家如笛卡尔伏尔泰、萨特,文学家如莫里哀、雨果、巴尔果、巴尔扎克、普鲁斯特,画:家雕刻家如德拉克洛瓦、马奈、罗丹,音乐家如柏辽兹、比才、德彪西,中国人都耳熟能详。列举这么多名么多名字,无非是想说明法兰西文化在当今中国人知识结构中的地位这些现象,毕竟还是表层的东西更为深层的关系,远的不论,从五四以来,法国文化,特别是文学,对中国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法国象征派诗歌,不但启迪了李金发、戴望舒、艾青的灵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渗透到七八十年代的“朦胧诗”中。国画大师徐悲鸿在国画艺术上的突破,不能说同他早年在巴黎学习时所受到的熏陶无关,现代两名伟大音乐家冼星海和聂耳,都受到法国音乐的影响。冼星海在巴黎音乐学院专修过小提琴。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受到了《马赛曲》的启发。所以,从研究中国的文化史特别是近代文化史、探讨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以及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中国文化今后的发展方向这样一个角度说,了解法国文化也是很有意义的,甚至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正是从这样的信念出发,我们在本书的最后―章专门讨论中法文化的相互关系。我们认为,中法文化关系应该是中国人写的法国文化史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反过来说,如果中法两国之间没有现在这样深厚的文化关系,那么研究法国文化史的意义大概也就十去其六七了。
心得:
这本书出版的年代比较早,现在市面上已经很难找到了,看完前言,感觉90年代的学者透着一股“文绉绉”的语言风格,有文化气息。
本书共11章,490页,前言中对书的结构和内容做了阐述,帮助阅读。
学习一门语言,只背单词和语法以及练习写作,听力,口语这些都是不够的,不去了解一门语言所在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等等,就不能更好地学习一门语言,这些方面都是相辅相成的,这一点之前虽然知道,可是并没有深刻的意识到,直到那次出差在火车上遇到一位法国老爷爷,他让我去多了解法国的文化以及各个方面,才真正地意识到这点,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