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说,人生就是一场戏。本质上,我们的生活更像是一场没有彩排的现场直播。
演成什么样都是自己担当。演好了,皆大欢喜。演坏了,也不可以叫停,不可以重来,换个场景,换副扮相,甚至换一个角色,换一个剧组,接着前面的线索,还得往下演。
我们像是一群搭载时间之车的乘客,疾驶在生命的单行线上。无法减速,不能回头。
所以我们要随时保持觉察,反省自己言行背后的动机,珍惜与他人、与其他生命之间的种种缘起,是因为我们知道,生命这出戏,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短暂而无法重来。我们的人生因而要过得有意义,我们就需要学习人生的智慧。
《生命这出戏》就是一本能给我们启示的书,书中涉及众多的人生问题和生活中的寻常事物,希阿荣博上师开阔又致密地引导我们每个人如何锤炼一颗心去离苦得乐,随缘自在,发现自由。
作者希阿荣博堪布,1963年生于德格,幼年即开始跟随家乡寺院的高僧大德修学佛法。二十一岁来到世界ZUI大的佛学院——喇荣五明佛学院,依止当今藏传佛教宁玛派伟大的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仁波切继续修学佛法。二十四岁获得堪布学位。
堪布还在德格玉隆阔建立了扎西持林闭关院、养老院和医院,并对周边众多寺庙的发展给予护持,支持帮助培养僧才。同时,堪布长期资助众多贫困家庭,解决就医和孩子上学等问题。
多年以来,堪布不辞辛劳地赴海内外各地弘扬佛法,倡导放生和其他各类共修活动,以正式授课、现场开示、发表文章等多种形式接引、指导佛弟子闻思修习佛法,深受海内外佛子的尊敬和喜爱。
《生命这出戏》指引我们,通过修习佛法,挣开痛苦与欲望的汪洋,去发现内心的善良与慈悲,我们也将变得惜缘、坚定、平静和富有智慧,从容把握和过好当下的人。
一,放下执着
佛陀教我们放下对这无常世间的常执。因为执著,失去显得格外痛苦。 对某些人某些事,对自己的经历遭遇太在意了,更容易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
佛教所说的执著是指把随因缘生住变化的事物认作固有恒常、坚实存在;放下执著就是体认到世间的人、事、物非自有、绝对存在,由于这份体悟而旷达自在地为人处世。 放下执著不是一句空话。很多时候,肯吃亏才能学会放下。
万事万物都是以无常变化的形式存在的,实际上那是它们存在的唯一方式。观修无常使我们的认知逐步趋近事物的真实状态,并让我们有机会成为更有智慧和更快乐的人。 无常不是消极的。
当你不仅在脑子里理解无常,更以眼耳鼻舌身意,在色声香味触法中体验无常,用心去感触,体会,确信,你会开始惜人,惜物,惜缘来缘去,努力使所爱的人活得幸福,宽容别人对自己的触犯,安住于当下,从心底惜生的美好和喜悦。这种惜不会令人沉溺、痛苦,因为它源于对无常的觉知。
通过外在欲求获得的快乐,如同搔痒得到的快感;内心寂静调柔生起的快乐,如同治好瘙痒病后的快乐。龙树菩萨曾说:“搔痒令人快乐,摆脱瘙痒更快乐;满足欲求令人快乐,摆脱欲求更快乐。”
佛法教人以豁达务实的态度看人生,知道人这一辈子,沟沟坎坎是填不完的,快乐不是没有,转瞬即逝,多好的缘分,轻易也就散了。放下或不放下,一切都是转头成空。看到人生的这一面,心里才有天高地阔、山远水长。 看看周围,很多人都是满怀着对生活的热情筹划突然间离开这个世界的。你没有理由相信自己一定比这些人更幸运。
二,随缘
佛教非常强调因缘,形成现象的各种内外部条件,主要条件称为因,辅助条件称为缘。因缘具足,现象产生,因缘缺乏现象就不会产生,因缘变化则现象变化,因缘消失则现象消失,这就是缘起,也可理解为因果。
事物随缘生灭,因此没有绝对、独立、恒常的存在,也就是无我。因为缘起而无我,因无我而缘起。
随缘,首先要知道世间人事都在因缘聚散无常变化中,爱恨、顺逆、荣辱皆不会长久,无可执持。其次,苦乐齐受,悉从缘生。在前的态度行为影响塑造之后的生活际遇。与其为结果大喜大悲,不如在前谨慎用心地取舍善恶。随缘是一方面尽心竭力做事,为众生的福祉贡献一份力量;另一方面,得失从缘,心无增减。
每天从早到晚,我们会有多少念头,多少身体的行为。由此类推,我们一生以及过往的生生世世,又会有多少身心的行为。这些行为,每一个,真真切切是每一个,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后果又成为因,因又结果。因因果果交织成不同的生命形态和生活际遇。
世事千变万化的背后循着因果律。有的因果关系显而易见,有的因与果之间则隔着广大的时间空间。譬如有的星光穿越千万光年才到达地球,而那颗星可能早已陨灭。
当因果的间隔超过一般人的认知范围,人们便会认为没有因果。我们的身心行为不断在产生影响和结果。世事无常而因果不虚,故应断恶行善谨慎取舍。 人生在世,有能力有机会助人,应该感到庆幸。向善,行善,以清净的发心帮助其他众生,是需要足够的福报和智慧的。
当内心没有太多贪嗔痴执,充盈着感激温柔和慈悲,你对世界的觉知(不仅仅是观念)会改变,你会发现世界会变得充满善意。
三,慈悲
慈悲是修行一条重要的技巧,是终生最容易理解和施行的法门。
佛陀教导我们:如果有条件,就去帮助众生;如果没有条件,至少不要造成伤害。
缘聚则生,缘尽则灭,懂得缘起的道理,有助于淡化分别念,淡化人我的界线、区别。
我们认识到万物相互依存,息息相通。众生的欢笑、痛苦原本是相通的,互为缘起。 这份领悟,是悲心的基础。 如前所述,缘起直指空性。对空性的认识,佛教中称为智慧。
训练慈悲心首先要认识自己与他人、与其他众生的相同相通之处,体会自他在生命基本层面上的平等和在生存生活基本追求上的共同点。 所有众生都希求快乐,不希望遭受痛苦。无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无论哪一道众生,在这一点上都是平等、相同的。 有了比较稳固的自他平等的观念后,可以逐渐训练自他相换,由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以他人为中心。
通常慈悲心的训练从亲近的人开始,希望对方快乐,愿意分担对方的忧苦: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你安乐,我要为此而努力,尽管我还在学习中,有时会显得笨拙和力不从心。你若给我回馈,我很感激;若没有,我也要慢慢学会不恼怒,因为我的愿望是你安乐。
分享爱和喜悦,探索外部世界和内在精神世界,这是人类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就个人而言,没有关爱和求知,我们无法长大。关爱和求知,在较深刻的层面上即是佛教所说的慈悲和智慧。
感知一个人的好,也更能觉察他身上的局限性,并因此悲悯疼惜,你知道他因局限而烦恼受苦,不自知不自主。每个人都或远或近是另一个人生命的一部分,他的局限也是你的局限,他的苦也存在于你的生命中,而你的清净会给他带来清凉,你的精进修行也指向他的幸福、自由。
随时随地可行的减压方法。久而久之,人的气质都会变得温润清和。 人生不是一场较量,那样的锋利、紧张和抗拒是不必要的。学会欣赏美好,怡然自乐,多好啊! 遇到的每个人都可以是你的一亩田,你以慈悲播种,收获的是安乐。
四,布施
布施是突破自我局限性的有效方法。布施不仅使受者免受匮乏之苦,也让施者从中收获了喜悦和自尊。
布施有很多种,捐款捐物去帮助受灾的人、贫穷的人和其他处境不利的人,资助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让他们有机会受教育……不要觉得非得有多大的财力才能去布施,关键不在财物多少,而在发心是否真诚。
佛教中有法布施,即为人讲解佛法使人受益。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法布施,凡是符合四法印的思想都可纳入佛教思想的范畴,凡是弃恶扬善的行为都是佛教倡导的行为,所以劝人行善,在别人困难时给予安慰鼓励,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从而成为更有爱心和责任感、人格更完善的人,这也都是法布施。
布施让我们学会放松,不再把一切都紧紧抓在手中,也不再只关注自己。我们惊奇地发现,原来给予是会让人感到丰足而不是贫乏的。 外布施的同时,我们也在内布施,即把心中的烦恼慢慢舍掉。
通过施舍财物,帮助其他生命,分担痛苦压力,分享安全和喜悦,我们内心的贪、嗔、痴、慢、疑越来越少。
施者比受者有福,这话是有道理的。 布施的目的是学习放下对自我的执著,从而更好地帮助别人,所以布施的发心很重要,如果是为了作秀或者竞争,那么布施反而是强化了对自我的执著,并且施者从中得到的快乐和自尊也会极其有限。
小结
学习佛法,不一定要全盘接受,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对我们有用的智慧。
佛法教人以豁达务实的态度看人生,知道万物无常,人生很多事情,放下或不放下,一切都是转头成空。明白了因缘,我们能够拥有豁达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成败得失。
我们要谦卑而专注地做事、学习,尽心帮助所有来到你面前需要帮助的众生,时刻不忘修行,注意自己身、口、意。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口业,不举他过;善护意业,清净无染,通过持续、清醒的觉察规范自己的言行。之后随着修行层次的提高,越来越关注心。我们会体悟到,真正的改变在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