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端午节
再熟悉不过
毕竟三天假
有空回回家
本有很多话
想纵情诉说
但此时此刻
我眼里心里
。。。。。。
就只有 ↓↓
言归正传,流金六月,初夏未止,盛夏伊始,端午节如期而至。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
端午的“端”是随“午”给予的强调。“端”字本义为“正”,“五”为中。《易经·系辞上》说,天为奇数,一三五七九,五数相加为二十五;地为偶数,二四六八十,五数相加为三十。
天地之数相加是五十五。天地数之和都是五的倍数,它们的总和正好二五相逢,所以五月五日称为“天中节”——它们碰在一起才是“正”,是“端午”,这一天午时则为正中之正。
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等。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是如此,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有很多种说法。本文主要讨论以下三种:
纪念屈原说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忠臣,因直言进谏而被小人诬陷,结果惨遭流放。在流放途中,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后来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不忍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一听说屈原投江,当地百姓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却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当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都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洞庭百姓得知是为了打捞屈大夫时,全都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时常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虾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屈原雕像_图
纪念伍子胥说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伍子胥原本是楚国人,因为楚王杀了他父兄,不共戴天之仇逼得他投奔吴国。在他的策动下,吴国五战攻下了楚都郢城。当时楚王已死,为报父兄之仇,伍子胥不惜违背天道人伦,将其掘墓鞭尸。
后来吴王阖闾在征越期间,被越王勾践偷袭,重伤不治去世,死前嘱咐儿子夫差勿忘杀父之仇。夫差即位后,不忘国耻,连年攻伐,吴军士气高昂,战斗力异常生猛,百战百胜,打的越国丢盔弃甲,越王勾践被迫求和。
原本局势顺风顺水,一波便可灭了越国,万万没想到夫差竟然答应勾践求和。这时,我们的主人公伍子胥不干了,多次进谏要求一波,坚决不浪,然而夫差一律拒绝。后来更听信小人谗言,赐伍子胥自尽。
伍子胥并不怕死,在死前他对门客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说完便自刎而死。夫差听了很不爽,便派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投入大江,那天正好是五月五日,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伍子胥雕像_图
纪念孝女曹娥说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曹娥是上虞人,她的父亲曹盱在五月五日迎接伍子胥的祭祀活动中,不慎失足落水,淹没在舜江中,几天都没见着尸体。
当时曹娥才只有十四岁,昼夜沿着江边一边寻找一边嚎啕大哭。就这样过了十七天,实在找不到,于是在五月二十二日这一天她追随父亲投了江,于是有了孝女曹娥之称。
但令人惊讶的是,几天后,她的尸体竟然抱着父亲的尸体一起浮出了水面,就此传为神话。后人为纪念她,改舜江为曹娥江。连上虞县县令都亲自出面,将曹娥改葬至江南道旁,不仅派人为她立碑,更让他的弟子为她作辞志哀。
据史料记载,自宋代以来历代帝王都对曹娥大事褒扬,各种加封追封。民国年间,国民党军政要员喜欢题楹联和匾额赠人,就连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先生也参与过,他题的匾额“人伦之光”更是悬挂在正殿。
曹娥庙曹娥塑像_图
以上各说,各本其源。这三位“端午人物”入围者的人生故事都很感人,但令人感动的原因各有不同。屈原是忧国忧民悲愤而死,伍子胥是被逼无奈而死,曹娥是为父亲尽孝而死。
但相比之下,人们更推崇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操。因为这种对国家对民族的“大爱”,是历朝历代公认的个人最崇高的理想情操,是伍子胥个人的恩怨情仇和曹娥对父亲的“小爱”所不能比拟的。
虽然已有学者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纪念屈原论最终占据主流并影响至今。
这也与先天智慧导师李淙翰的观点不谋而合,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应该有大爱的精神。生命的意义在于活出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尽责的同时,用我们的爱去唤醒更多人心中的大爱。
◆ ◆ ◆ ◆ ◆
彩蛋
端午节小秘密
按照历史学家们的研究,中国的历史传统认为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按照《易经》等典籍记载,阴恶从五而生,五月五日恰恰是阳气运行到端点的端阳之时,这种日子要多注意。
因此,这一天大家要插艾叶、挂菖蒲、喝雄黄酒、配香囊等,以驱邪辟邪、保健健身。端午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寄予希望,追求健康的一种表现。所以,端午节更应该互相祝福安康。
最后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