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气盛之时,从未想过修行一事,说简单点,就是脑子里压根没有出现过“修行”一词。
年少无知时就整天眼里心里一个劲地羡慕嫉妒恨身边的大人们有多自由自在,想去哪就去哪,想干嘛就干嘛,手里始终有用不完的钱,想买啥就买啥,那时天天做梦都想着一夜之间一下变成1米七八的大人,每天得瑟地在单位和家里两点一线跑,开家庭会议想说啥就说啥。甚至有时吃饭都要多吃几碗,以为吃的多就长得快,只要长高了就成大人了。
好不容易长大成人了,却又因年轻贪玩,对很多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忽略了“年少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教训,根本没有想过专注自身能力的提升,修炼内心力量。结果就是无论时事业,还是生活都留下了不少遗憾和悔恨。
如今年过半百,修行一词竟不知何时开始频繁地浮现在脑海里,心里,让我不知不觉地不断反省自己的过去。
人这辈子,并不是什么都能自我掌控的,很多都是早已注定。也并不是一切都只要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成就,人人都可以成功的。到了一定年纪,经历了很多,有风光的,也有落魄的,渐渐明白了,其实成功人士并不多,大多数人都是平庸的。人这辈子也并不是一定要家产万贯,功成名就才算是人生赢家。人生赢家的定义是由自己定义的,平庸的一生只要安康就足矣了。
人的幸福快乐,关键是自身的心态。“心平能愈三千疾,心静可通万事理”,世上最好的放生是放过自己。凡事都能控制的,其实都早已控制了自己,倘若什么都不想要的时候,天地都是你的。所以万事从心起,看淡一身轻。接受人生中的“无常”,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好好活在当下。身处人世间,以清净之心观世间百态,以柔软包容之心拥抱世间万物。乐善好施,福虽未至,但祸已远离。
修行之人,往往会有这几种面相:
1、寂静之相
神情平静,即使身处波澜,也不会面露惊慌。
2、慈悲之相
不笑,也能让人感受到善良和温暖;不语,也能让人感受到悲悯和慈爱。因为相由心生,一个人的慈悲和善良是由内心向外散发的,它传递的温暖和善良能感染他人。
3、智慧之相
修行人的般若智慧,是能看到世间万物的本质,是能睿智敏捷地处理好问题。
4、空灵之相
宠辱不惊,世间万象,皆已看清看淡看透,凡事皆有因果,缘起则生,缘尽则灭,放下执念,万般自在。
人生处处是修行,在繁华中自律,在落魄中自愈,以善良柔软之心渡他人,以从容淡定之心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