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和国际友人聊天,说我不会打乒乓球,结果被他们取笑:你是中国人,居然不会打乒乓球。可见乒乓球和中国的链接何等紧密。因此,这次奥运会看到乒乓球赛,我特意对娃说,这是我们的国球,这个项目我们会揽括所有的金牌。
昨天和娃一起收看混双决赛,对手是日本队。我又对娃进行科普,乒乓球这个项目,也就日本人可以和我们打一打,当然,还是我们实力最强。前两局我们都获胜了,我推断,应该会4比0或4比1轻松拿下。
没想到到了第三局发生了逆转,日本队乘胜追击,拿下来接下来的三局,看来是我们对对手认识不足。接下来的第六局,刚开始日本又领先几分,娃已经有点深不住气了,说:怎么回事,你不是说中国稳赢吗?我一边安慰他说没事,中国肯定能赶超的,一边心里也增添了很多紧张的感觉。而这时,群里出现了一条条表达很紧张的信息,大家纷纷表示,心脏都快跳出来了,看的好郁闷,实在是不想看了。而这时的娃已经开始流眼泪了,他觉得肯定没希望了,为什么我说的稳赢完全不对呢?这是和中国队完全共情了,也是对比赛残酷有了一点感性认识。
我依然安慰他,比赛中有点小波动很正常,以中国队的实力,最后还是会获胜的。第六局虽然惊险,但是中国队在落后的情况下逆转了。
于是,比赛被拉到了决胜局第七局。大家都很紧张的盯着屏幕。结果日本选手越战越勇,连胜几盘,一下子到了0-8。这时候大家已经沉不住气了,觉得形势可能不想我们想象的那样。从场上运动员的状况来看,日本队手段确实是意气风发,越大越狠越主动。中国队的选手明显有很大的压力,有点放不开手脚,出现了很多失误。虽然中国队选手又赶超了一点,但前面拉下的大的差距还是没法弥补,这场比赛遗憾结尾。
竞技体育就是很残酷,不到最后一刻,你都不知道结局会如何。奥运会这样的比赛,不仅仅是技术的比拼,更是心理素质,抗压能力的决斗。中国队一直是最强的,对自己的期望当然很高,背负的心理压力也更大。这样压力在昨天成为了他们的牵制,没办法在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全力投入。而日本队则不一样。输了是情有可原,赢了则是创造历史。他们的队员没有思想包袱,打的很投入。
体育竞技终究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些选手的技术在我们观众看来都已经是炉火纯青了。但他们在彼此的较量下,却会有风格和技术细节的不同。这种比赛是一种高端竞技,除了技术,还有运动员个性在里面。我们平常形成的印象,不一定就正确。
从乒乓球这个项目来说,其实有更多更强的对手是一件好事。我们在这个项目的优势太明显,以至于各国有没有兴趣再去参与,谁愿意只当个没有希望的陪跑,观众又怎么愿意看一个国家队的独角戏。如今,有实力的挑战者出现,可以让这个项目变得更有趣。这也是体育的初衷。即使这次输了这块金牌,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