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上说想要养成某种习惯需要23天,虽然搞不清楚这结论是怎么得来的,但在某一段时间里,宁一着实是对此坚信不疑的。
据此,宁一有心培养的第一个习惯就是每晚背单词做真题,连续坚持了23天后,无须多加督促,自然而然就有了压力和惯性,至于停下来是什么时候,宁一没有半分印象,不过可以确信的是,一旦停下来,再拾就不容易了。
23像个魔咒,此后做什么事都不由自主把他当成一个关键结点,如果这数字小一些就容易得多,看书不必看到23页或其倍数,笔记不必等到23天后复习,玩儿游戏不用死了23次才退出……如今来看,23带来的生活干扰可比好处多多了。很庆幸的是,高中那位奇葩的舍友不知道23这个害人的谣言,否则衣服23天洗一回,再23天收一回,宿舍那不得乌烟瘴气霉味熏天。
前些天才跟闺蜜聊起来,说男生宿舍比女生宿舍干净得多,就连本班的几个男生也夸下海口说他们比班上的女同学讲卫生,隔几天拖一次地啊,搞一回大扫除啊,衣服全部拿到楼顶晾干啊,勤晒被子勤洗被单啊,说得比宁一她们看到的还漂亮讲究。
这说法肯定是免不了有夸大邀功的嫌疑,不过对比一番就能发现这也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怨不得他们尾巴翘上天。就拿宁一宿舍来说,大扫除的日子一定约定在假期返校时,之后上课的上课,玩儿游戏的玩儿游戏,总是互不干扰各干各的,两两之间话都少得可怜,遑论组织大扫除了。
说来说去,大家最后一准是归咎到习惯问题上,没有经常性打扫卫生的习惯,要么就干脆地把责任归为室友不在一人忙不起来。这时的宁一相当怀念她曾深信不疑的23天理论,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哪个家伙能保证一定空出第23天专门用来整理宿舍呢?
好习惯的定型需费神劳心,坏习惯就没这么多事儿了,在这方面,高中那位小伙伴一直充当了人镜的角色,邋遢无礼四处丢东西这些缺点虽然会招人厌,但对宁一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使得宁一从她身上照见了自身的问题,并以此督促自己向好而生。
宁一对以人为镜这个词的领悟便是由她开始逐步加深,她的所作所为常常不合时宜,但谁说宁一不是从这种不合时宜里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呢。
做个有规律的人,不要给别人惹麻烦,洗漱用品用完切记放好,衣服尽可能拧干了再挂起来,在寝室最好插上耳机,不要大声放歌看电视,因为这是公共场所,女生用品要收拾妥当,别把舍友当瞎子,哪怕别人看见了不会放在心上,但这是礼貌问题,作息时间尽可能规律一些,太晚太早都会打扰到舍友,宿舍如果不能勤打扫,那么请保持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干净整洁,不然会让人很困扰……
那姑娘留给宁一的处事之道太宝贵了,人言学校如社会果然不是空穴来风的诳语,不在学校里经历一遭,你永远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没有贬损的意思,而是打心眼儿里感到成人的不易,有人浓墨黑面,有人淡妆出镜,明明各有所长,不像一副齿轮一样匹配,但同台共唱的那一出戏,还真是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