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强调,要坚持党对新时代青年科技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科技人才,激励引导青年科技人才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承“两弹一星”精神,继承和发扬老一代科学家科技报国的优秀品质,坚持“四个面向”,坚定敢为人先的创新自信,坚守科研诚信、科技伦理、学术规范,担当作为、求实创新、潜心研究,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实践中建功立业,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奉献青春和智慧。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维度和关键一环,青年人才是其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群体。各地要充分发挥青年人才党支部“孵化器”作用,加强后备力量培养储备,强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在“掘”上求精细,加强人才储备。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要建立健全县青年人才管理体系,通过开展集中全覆盖摸排,动态更新县内青年人才情况,确保每个村储备多名青年人才。要采取“村(社区)推荐、乡(镇)挑选、集体研究、择优吸纳”的原则,将专职社区工作者、优秀青年纳入青年人才党支部中,积极推动党外青年人才向党组织靠拢。要选优配强支部委员及专兼职党务工作者,抓好党支部日常工作运转。要实行青年党支部与社区党支部双向培养制度,全程采取青年党支部与原籍社区党组织双向把关、双向培养。
在“育”上求实效,健全育才体系。要构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培养体系,完善青年人才培养成长机制,统筹落实青年人才集中培训、分类培养和实践培育,不断为青年人才“加油”“充电”。要用好“万名党员进党校”等载体,为青年人才提供分类分批、个清单化的培训内容,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和职业技术的培训,确保青年人才整体素质提高。要持续深化导师帮带制度,完善街道班子成员与青年人才结对联系制度,并注重安排青年人才到社区开展实践历练,丰富阅历、增长才干,增强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本领。
在“用”上求突破,强化用才支撑。要结合青年人才特点,积极鼓励青年人才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化解矛盾纠纷等急难险重工作,在实践锻炼中不断提升他们服务群众的能力。要注重关心关爱,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了解其思想、作风、工作、生活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成长计划,做到培养目标明确、措施具体、成效明显。对综合素质较高、群众基础较好、工作能力突出的农村青年党员,要及时压担子锻炼,根据情况纳入村级年轻后备力量培养管理,适时选拔到村“两委”工作岗位,不断激发青年人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