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信念?还是行动?
见:技能就是人的一个装备,每多一个装备,人就越强大一些,所作所为就会站在更高的一个层面。可事实却是,在任何技能上,从来都是只有极少数人最后达到精通的境界,可更多的人错在哪里了呢?或是差在哪里?
一个最基本的原因:他们低估了学习一项技能所需要的重复练习次数。
重复是笨拙达到熟练的唯一通路。通过大量的重复动作,最终使得大脑中两个或者多个原本并无关联的神经元之间,经过反复刺激之后产生了强关联。
除了低估重要的必要次数之外,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使人们半途而废:低估了任务的复杂程度。
首先,任何一项有意义的技能,基本上都是很多技能(子技能)的集合;其次,大多数技能单独拿出来,独立作用并不大,都需要与其他某个或多个技能相结合起来使用才能“效果惊人”。进而,真正的困难不在于掌握某个单项技能,而是掌握多技能的同时,再把这些技能配合起来使用。
所以,在这过程中,清楚自己是如何从笨拙到熟练的,是重复了多少次才完成内化的——这一点特别重要,这也被很多人描述为“有耐心”,其实, 更可能是他们实实在在看到了希望。
所以,希望,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相信自己的明天会因为今天自己的努力而变得更好!尽管如此,希望常常就像烛光,非常微弱,需要你的守护——我们的责任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它灭掉。
感:这三点:低估了任务的重复次数、低估了任务的复杂程度、很难常存希望,层层递进,最重要的也是最后一点“希望”,可这之前,却很少被人提及和感知。这么多年,一直以为最重要的是人生不设限,不断持续努力,回归到底层逻辑和本质,其实最关键的还是“希望”。
就像我们每年年初设定的目标一样,大都很宏伟,很高远,可实际规划和操作过程中,大多数人都忘记了其间存在的多个坑和复杂程度,于是,少数人能够提前预知,并持续修正能力,才能最终达成目标。健身、写作、演讲等等,各方面多个目标都是一样的道理。每年都在开始,每年结局都相差不大,很多人在经历第一和第二阶段时,少有能够看到最后一阶段“希望”这一层面的。所以,少有人在某一领域精进,也就屡见不鲜了。
思:很多人都看过《肖申克的救赎》,也一定程度上了解到“希望”对于每一个人的重要性。可即便如此,却依然少有人能够呵护好着微弱的希望,坚持修正前些,持续挺近,走向最后的希望终点。就像现在一样,我们都明白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希望,可真正能够修正、践行,链接到这个概念的又真正能有几个呢?
为什么?因为更多人都死在了第一和第二个阶段。
比如,我学吉他这事儿,从大学到现在快15年了,可每次弹琴受阻的时候,很容易就停下了。一方面是自己对于其间的重复练习次数预估不足,另一方面还受阻于其间的复杂程度。
比如,我学影视制作这块,每次收集资料前都信心满满,即便买了不少影视制作从入门到精通、快速搞定后期特效等教材,可真没想到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阻拦。
比如,自己脱离体制下海创业,每每困难受阻时,也常常是自己对目标达成预估过于简单,对于市场调查、客户需求掌握不透,太过简单化创业期间的不少坑和成长所需。
又为什么会死在了前两个阶段呢?因为大都缺少“希望”概念的认知。有了这一认知,才会清晰认识到达成任务的重复练习次数和复杂程度,也才会保持高远目标,常怀希望,鼎力前行,直抵目标。
行:每当打磨这些概念时,一次次都有过“脑高潮”。可高潮过后,还需要静下心来好好的思考,后续的跟进和践行,修正,践行,再修正,再践行……常怀希望之心,常发耐久之力,不忘初始,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