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读不到传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上龙飞凤舞的楹联。再也找不见慷慨的遗恨,只剩下几座既可凭吊也可休息的亭台。再也不去期待历史的震颤,只有凛然安坐着的万古湖山。—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总是简单地以地名为名,但他带给我们的,远远不止是一个又一个的名称,而是藏在地名中的那一段镌刻人心的历史。文化的余烟,历史的灰烬在笔墨中袅袅升起。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有两段文字。
其一,是敦煌的一眼月牙。沙漠中一行由自己书写的脚印,一溜排成圆滑的曲线,自沙漠中延伸至沙丘之上,攀至顶峰才会发现在沙丘之下的那一弯月牙。一弯月牙养着那一方水土,我曾无法想象一位老尼是如何为了维护那座在风沙中消失的寺,一日如一日的住在那里,带着一颗朝圣的心。我也无法想象余秋雨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一定要接近那弯月牙,我只是觉得无与伦比的感动。是那种,靠近了自己所追寻的东西的感动。它绝不只是一湾水,她是一个答案,深埋在大漠中。
其二,是莫高窟的一窟经文。是余秋雨那一声低身下气的恳求触动了我。那一声住手,那一声等等,是他脑中一片惨白的真实写照。在他的想象中他立于斯坦因身前,阻隔他带着那一车车经文与画卷的远去,用自己无声地眼神望向那大漠孤烟中文化的物质载体。最使他悲哀的,还不只是这种文化与土地的双向遗失,而是即使他拦下了这些宝贵的财富,也不知将它们藏于那里,才能避免它们在这乱世中被割据分离。这是当时的中国的悲哀,也是余秋雨跪倒在沙中撒下的一捧热泪中所蕴含的悲伤。“哭声,像一匹受伤的狼在黑夜里嚎叫。”
此外,那些在时代中斑驳的贞节牌坊,那些在岁月中凋零的西域文化,都在余秋雨访遍中国的脚步中透露了出来。苦旅苦旅,不过“苦”之一字。
苦在何处?
我认为,苦在文化的消失,苦在艺术的失传,更苦在我们或亲自访寻,或在书中了解到这些文化的流逝后,他们却早已变成历史的尘埃,我们无力阻止。现在,在我写下这些文字以后,我发现我对《文化苦旅》中余秋雨的感受无比的感同身受。也不知是否有人看到了我的文字后,内心会有所触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