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从小就特别懂事,也许是因为家庭条件差,也许是大人刻意的培养,也许是因为天性使然,也许是因为性格软弱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也许是因为大人夸奖的次数多了,她明白怎样做才能得到别人的夸奖和喜欢,反而掩盖了自己本来的真性情。
平时忙于工作,加班,基本都是奶奶带。加之结婚早,年纪轻,不知道怎样教育、培养孩子,我和老公是属于没考试没拿到上岗证就做了父母的父母。对于孩子的表现大都是听奶奶讲述。
不知道女儿是怎么长大的,不知道女儿在儿时、青春期的各种心里变化和需求,也很少倾听女儿的心声,很少跟她沟通和交流。
每次跟婆婆聊天,都不可避免的聊起女儿的乖巧懂事。有一件事情是每次必会聊到的,就像电视剧中间的广告,女儿听得都不耐烦了。
现在回想起来,女儿的懂事有很大一部分是天性使然。心软和善良的成分占很大比例。小时候生病打点滴,别的小孩哭闹不止,女儿却很镇定的对我说:“妈妈,你去休息一会吧,好了我叫你。”仿佛生病的不是她,需要照顾的是我。那时女儿也就两三岁。
每次和奶奶上街卖菜,都主动帮奶奶提自己能力所及的重量,以减轻奶奶的负担。奶奶心疼孙女,又考虑家里人多开销大经济拮据。天气炎热,奶奶提议买只冷饮。
女儿用探讨的口吻:“奶奶,你还有钱买菜吗?”
奶奶此刻反倒下定决心,再怎么艰苦也要给孩子买。
女儿:“奶奶,你实在要买,就买只五毛钱的吧!”
听着让人觉得心酸。
当时还像讲笑话一样,当故事听。讲的次数多了,也就不觉得什么了。就像烧菜需要放盐一样。
两个人絮絮叨叨,把前尘往事陈谷子烂芝麻都讲述一遍,就仿佛完成了见面的仪式和目地以及意义。
每讲述一次,两个人就都心照不宣的自认为达成共识,各自点头发自内心的表达一番感慨,这孩子真懂事,庆幸自己的福气,有这样好的子女。却从来没问过女儿的感受。
又跟往常一样 ,旧事重提。女儿在旁边补充了一句:“其实,我很想吃啊,你们不知道我当时心里有多委屈!”
那一刻起,我才意识到对女儿的疏忽。事实上,我从来就没考虑过女儿的感受。一直自以为是的肯定女儿的懂事。其实她到底还是个小孩子,也才只有四五岁。却要承受在她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东西。
听到女儿这句话,我鼻子一酸,眼泪强忍着才没掉下来。
如今的孩子衣食无忧不说,吃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女儿小时候没参加过任何学习班,没学过一种技能,也没有买过一件像样的乐器。
我从来不知道女儿的想法和真实感受。也许她也曾渴望,但是她不敢她知道有些愿望不能实现,家里的条件不允许,所以索性不说出来。她所表现出来的理智、冷静、和懂事其实是大人刻意培养的结果,是表象,根本不是孩子的真实意愿。
想想女儿的童年该是有多孤单。没有父母的陪伴,没有游戏和玩耍,没有玩具没有礼物,加班半夜回来女儿房间里还亮着灯,她说一个人害怕。
想想女儿一个人在家没人陪伴,看个电视还要受限制,我每次关心的只是她的成绩。
假期我都因为节省路费让她不要回来。想想自己真的很不称职。
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感受,突然的某一时刻意识到了之前所犯下的错误。都说凡事的来和去都有他的时辰和道理,在清明时节突然有了这样的发现和感触。感觉愧疚万分,心绪难平,亏欠女儿太多太多。眼泪像断线的珠子,止不住滑落。抑制不住的哭出声来。
哭泣的时候不全是悲伤。有时候是委屈,有时候是心疼,有时候是自责。
不敢细想女儿小时候是怎样长大的,那是种万箭穿心的感觉。仿佛女儿一个人还站在岁月里,盼着我早点下班回来。女儿还在烈日下,提着一袋蔬菜,眼巴巴的盯着别的孩子手中的冰激凌……
要怎样才能弥补我的愧疚和女儿童年缺失的关爱。
在电影《唐山大地震》里,徐帆扮演的母亲,在女儿回来的那一刻,特写的镜头里,是妈妈静心准备的西红柿,那是在出事前,女儿想吃没吃到,妈妈让给弟弟了。
这是母亲一生的遗憾和愧疚,是心里永远无法平复的伤痛。像刺,戳在胸口。她一直没有搬家,住在破旧的平房里,怕女儿回来找不到路。
在清明,在一个由节气变成了节日的日子,我要马上告诉女儿 ,五一一定要回家,妈妈给你买玩具,买冰激凌,买礼物,买任何你想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