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自网络
昨天无意被一部影片的预告片所吸引,其实最主要是男女主角的颜好,还有那句温暖的要命的台词,“你大概是,我早上醒来唯一的原因”。让我很澎湃。
在看影片之前也注意到一些评论,大致是不喜欢不圆满的结局之类的。于是,我老早就给影片下了一个主流的定义,剧情很悲催,结局不完美。我带着这样的定义看完了将近两个小时的影片,故事概要是小镇姑娘克拉克照顾因为事故而瘫痪的威尔,努力想改变威尔安乐死的选择,最终还是遗憾结尾,克拉克敞开真心试图改变他,最终只是改变了自己而已。
大多数人觉得威尔很自私,生命中出现克拉克是怎样的幸运,为什么爱情的力量不足以支撑他继续活下去。电影结束后的两个小时,我依旧还在思考,还在遗憾,但我在豆瓣上看到一篇很长的影评,评论的人有着和男主相同的经历,感情很真挚,写的也很真实,大致是同意男主的选择,对于一个曾经那么热爱生活的威尔,这样改变对他的打击是致命的,现实是该如此,别试图用爱情改变他,能改变他的只有生活,他原本的生活,就像威尔说的,他不愿再去巴黎,不想破坏生活在他身上原本的定义,假使他没发生事故,他的视角是看不到克拉克的。
早上,我收到一位好友分享的故事。
大概是亲人生病生活不能自理,自身很痛苦,家人也很痛苦。有没有痛苦下去的必要,“出于人性,任何人都没权利去帮别人选择生还是死”,但他反问我,如果换做是自己,你会怎样选择,我的选择会和威尔一样。我说。我越发觉得,不是结局不完美,其实这是最好的结局。
克拉克在遇见他之前一无是处,结局已然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克拉克。她正努力的去做一个更好的自己,威尔的信上说,他会一直在,我更想理解成克拉克已然成为了威尔,她代替着他继续去感知,继续去认识这个世界。结局我没有从她的表情看到任何遗憾,更多是对未来的责任。果然,遗憾是观众本身附加的。